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91(1 / 2)

加入书签

争议却是随着荀澈的名字被提出而立刻炸开。

  最大的原因,就是荀澈的年轻。他如今才刚刚二十岁,这样年轻正四品中书长史每天伴驾行走、得闻中书省军国大事已经引发了争议无数,现在郴州兵变这样严重的事情居然又是要这个毛头小子前去调查?更不要说程家与明家、荀家之间还有一层一层的姻亲关系,这样如何能算得上公允公平?

  不过幸好经过前一晚的密议,宣帝的心意已决,当廷驳回了大部分的质疑,表示此时尚且不是向重伤的程将军追究治军严谨与否责任的时候,荀澈协同兵部的人过去调查的目的是先弄清事发的原因,而不是直接过去降罪主帅、动摇军心。

  但饶是如此,仍旧有人冒出各种各样的质问与疑议,所以到得十月二十一这一日的廷议结束之时,宣帝不得不在派往郴州、一同清查兵变之事的名单上,另外多加了两人,以保公允。

  这个时候荀家内部早已忙起来了,一方面是荀澈即将在两日后前往郴州,而与此同时,文安侯荀南衡也接到了旨意,要前往豫州和常州两地驻军进行巡查,说白了就是以防郴州军有更大的变故,提前确保邻近的驻军稳定以及应变支援之力。

  所以一时之间,荀家从原本全家人都在家中,以为今年可以安逸消停地先到年底,再看来年如何忙碌,一下就变成了荀南衡与荀澈父子同时要出门远行,明华月和俞菱心自然就立刻忙碌起来,暂时压下担心与挂念,为各自的丈夫先预备行程之事。

  一开始明华月还是有些担心俞菱心,毕竟她和荀澈这才不过新婚几个月,就要送荀澈出远门。

  虽然荀澈说是一个月就能回来,但明华月心里也很明白,军中的事情其实很难说,一个清查整顿就要数日,如今郴州已经到了主帅都受伤的兵变程度,哪里会是小事。

  莫说年前能回来,半年能回来就算很不错了。

  不过俞菱心看着倒是十分平静,忙忙碌碌地给荀澈预备行囊的同时还能兼顾着家里的家务、甚至去问候荀滢的起居和荀淙的读书,两三日里忙得好像陀螺一样,秀丽面孔上深情始终温柔而镇定,好像并不是很介意荀澈远行的样子。

  一直到十月二十四,荀家的女眷们一同出城送别了荀澈父子回程的路上,荀滢才终于瞧见俞菱心在马车里低了头,半晌都没有说话,而她手里的帕子,不知不觉就洇湿了大半。

  “嫂子,”荀滢想了想,便低声去安慰俞菱心,“别太担心了,二哥不是说年底回来么?时间还是挺快的。”

  俞菱心点点头,她其实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就忽然眼眶热了。从道理上,从局势上,从轻重缓急一切的关系上,她都明白,可她就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