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12(2 / 2)

加入书签

  按京郊良田八两到十两一亩的市价,这几张店铺和田土的契书加起来就要价值上万两了。

  荀澈说的很轻松:“铺子是秦王殿下给你的添妆,以来是谢你帮着打理账目,二来朱伞之事也是亏得你发现甚早。至于这些土地庄子,是我这个做‘表哥’的心意,早就说过让你放心,聘嫁相当的风光出门。”

  这话俞菱心应的还算坦然,只是拿回家跟祖母和父亲提起自己又得了这最后一笔陪嫁,可以不用俞家公中多出一分银子,就足足凑齐了三万有余的嫁妆。

  俞老太太和俞伯晟都是目瞪口呆,东篱居里很是寂静了一刻,最终只能表示,俞家公中会拿钱给俞菱心重新赶定一批最好的红木箱子,另外再拿三千两现银折算聘礼之中那些定礼,换言之就是将聘礼的九成再加现银,同样全部让俞菱心带走,也算是娘家的心意。

  俞菱心无可无不可地点了头只是笑笑:“都随祖母和父亲的意思就是。办喜事,还是家里和睦最重要。不管怎么样,都不要伤了家里人的和气。“

  这时坐在旁边的苏氏听着那些数字,看着笑靥如花的大姑娘,也觉得自己跟做梦一样,几乎是本能地随着俞菱心的话点了点头。

  这时她又隐隐约约觉得自己好像头一次有些看懂了大姑娘,原来包括什么莲心宁安丸的算计、文华书院的名额、家里的中馈与陪嫁,为什么俞菱心一直都很大度的不太计较与追究?

  如今她看着俞菱心的”添妆“,不知不觉就流水一样入手两万有余的添妆、再想想俞菱心出入之间姐妹相称的端仪县主、晋国公府姑娘,苏氏终于明白了。

  有很多事情俞菱心不在意,是根本就不值得让她在意。

  到了这个时候,俞家倒也和睦起来,公中完全没有吃亏,大姑娘的体面也是荣上加荣,那么仅剩要做的就是用最快的速度预备嫁妆的装箱造册,以及亲迎大婚那日的相关之事了。

  六月十二是正式的送嫁添妆之日,但其实只是例行的仪式,三亲六故手帕交等等再过来吃茶说点吉利话,给个小红包小首饰之类。众人看着已经堆满两个院子与小库房的红木箱子都是暗暗咋舌,俞家大姑娘果然是高嫁了,这少说也要六十四抬罢?

  这一天俞菱心也收到了齐氏从江州寄过来的回信,果然是写了几幅百年好合之类的亲笔字画做添妆之礼,同时书信里很不委婉地表示自己太穷了,没有钱再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