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0(2 / 2)

加入书签

  弯唇一笑,邪气尽显。

  “长相尚可,颇合我心。”

  作者有话要说:  这章写了一天,纪宁的出场难为死我了

第32章

  苏宓跟着宁嬷嬷进了一个没有匾额的小院, 踏进小院的瞬间,就觉违和。

  没错, 就是违和二字。

  澜州纪家是书香世家,整个祖宅装修都十分古朴,亭台花草流水都是诗意, 这个院子的山水先不作评价,主要是这院子的房梁廊柱等物, 苏宓眯着眼睛看了半响,竟认不出这是何种木材所制的。

  进了屋子后这种违和感更甚了。

  绣床上的描金, 八宝格的形状,甚至屏风拐角的花纹, 样样都觉得不对劲。而且, 纪家是大族,给客人居住的厢房,桌上摆的攒盒为九格, 竟有一样格子是缺了东西的,就像别人用过还没来得及收拾一样,纪家会犯这样的错误吗?

  苏宓不认为。

  走进攒盒看向里面的点心, 素糕, 软泥糖, 千页糕, 四色片,五香芋头,等等!苏宓视线回到千页糕上, 糕点晶莹白胜雪,由极细极整的褶子横列而过,故名千页糕,苏宓记得,当年自己在宫里时也经常用这糕点,但那个褶子,显然比这个少许多。

  苏宓忽然就明白为什么觉得这院子这屋子违和了。

  所有陈设油漆光鲜如新,但它显然不是近年流行的款式模样。这感觉就像你进了一个老屋子,它的面目本该破败,结果程亮如新。

  纪家并不缺钱,为何没有更换陈设?而且这些本该淘汰的旧物它们还光亮如新,很多东西淘汰,一是因为款式不喜欢了,更甚的还因为它本身的材料没有,或者匠人缺失了,维持它们的模样,比换新物花费的多得多。

  不解地看向宁嬷嬷,结果宁嬷嬷却是仰头四顾,一脸怀念的模样。伸手拂过楠木书架上的书,满是怀念,又过了片刻后才看着苏宓,道:“这屋子,我有二十多年没来过了。”

  苏宓:“?”

  宁嬷嬷:“自从你娘进宫后,老夫人就再也没来过这屋子,一直吩咐人保持原样,今日再进,却是因为你了。”

  我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