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2(2 / 2)

加入书签

  又有人怯懦着声音小心翼翼道:“素问篇里先讲五脏之气,再讲五色合五脏,想来是因气生色。”

  这一回,连一贯亲切和蔼的陈继文都不免出声叱道:“荒唐!味更在气前,难不成气由味生?”

  底下一阵攒动,再无人能应。

第23章

  沈寒山笑容隐去, 目含寒火, 视线越过一众面色复杂的太医博士, 遥遥寄在一株苍郁的松树顶上。

  “这问题,当初孙思邈先生也问过我, 我翻遍了书库里所有经注, 也找不到一个解释。于是孙仙人问我, 难道你就只读过五脏生成这一篇吗?”

  这么说, 答案在别的篇章?

  吴议的脑海里飞速地翻过他亲笔写下的一张张章节概要, 五脏……五味……五色……五?

  他几乎脱口道:“是五行!”

  “何解?”

  “肝属木, 心属火, 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五脏之色, 是分属五行之色,《黄帝内经》融会贯通,前后早有呼应。”

  沈寒山并不看他,眉心微微一动:“也不算太笨了。”

  吴议实在汗颜:“若非博士提点, 学生也要成为死记硬背的书呆子了。”

  “书呆子?”沈寒山蓦地把手一拍, 似是惊叹,“这绰号好, 我怎么以前就想不到这么编排人?后生可畏, 后生可畏!”

  吴议脸上一红, “书呆子”并不是这个时代就出现的俗语, 他随口而出, 没想到这位年轻的博士偏偏挑出来取笑他。

  “虽然是在提醒之下,也是他自己回答出来的。”沈寒山收敛了笑意,勾着小童的手便要去索笔,“孙博士金口玉言,要记为上等的。”

  那童子面露难色地望向孙启立,生徒的考试事关重大,记录将终身封存,白纸黑字地记录在案,轻易更改,岂非儿戏?

  孙启立沉吟片刻,沉声道:“生徒吴议,十一通十,记为上等。”

  吴议忙不迭稽首行礼,庭中已是按捺不住的一片鼎沸。

  自己身边的同窗顷刻间成为了大唐开国以来第三个得上等的生徒。

  而前面两位,一个是群医之首,统领天下杏林,一个是副太医丞,表率此间圣手。

  与他们比肩的起点,意味着旁人艳羡的目光,老师相加的青眼,甚至是太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