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34章 神武之治(2 / 2)

加入书签

虽然有点老气,欧阳朔还是很满意的。

小小插曲过后,整场宴会也已接近尾声,各自散去。

…………

正月初一,照例又要祭祀宗庙社稷。

所不同者,今年的宗庙之中,请进了欧阳氏一脉的祖宗牌位,欧阳朔父母的灵牌同样摆在宗庙之内,而且还被追封为太上皇跟太上皇后。

如此,也是向天下臣民展示孝道。

接下来又是一周的漫长假期,朝廷休沐期间,欧阳朔除了关注一下非洲战事,就放心一切政务,专心陪伴家人。

转眼之间就到了二月十五日,朝廷再次开衙。

王城,皇宫。

早在年前,在拜访完张老跟郭老之后,为了消除外界,尤其是精英阶层对大夏,对他欧阳朔的误解,欧阳朔就在筹备一件大事。

开衙之后,此事被正式提上议程。

欧阳朔准备在内阁之外设立大夏最高法院,跟资政阁、鸿胪寺以及御史台等机构并列,掌管《大夏法典》的最终解释。

在特定情况下,大夏最高法院还拥有司法审查权,审查内政院提刑署或者行省总督衙门提刑司争议较大的司法案件。

如此,等于在内政院头顶,悬了一把达摩克里斯之剑。

内政院下设治安署、提刑署以及监察署,等于将公检法集于一体,对推行法治,维护《大夏法典》的权威,显然是非常不利的。

掌审查的大夏最高法院组建之后,就能跟掌监察的御史台,会同掌司法执行的内政院,共同组成一个稳固的铁三角,互相掣肘,互为补充。

更关键的是,为了践行法治,维护《大夏法典》的权威,欧阳朔准备给大夏最高法院设立一个原则:“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等于是说,欧阳朔在进行自我约束。

欧阳朔这么做,既是对那些说他是个封建帝王的精英阶层的一个回应,也是完善大夏内在治理结构的客观需要。

对内政大臣卫鞅,欧阳朔自然是无比信任的,可卫鞅不可能一直执掌内政院,整个内政系统,也不会全凭卫鞅的意志行事。

治本之策,就是形成制度约束。

让欧阳朔没想到的是,当他提出这个想法时,内阁竟然没一人赞同,理由很简单,限制君权乃亘古未有之事,不可开此先河。

如果说前番在制定炎黄思想时,欧阳朔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君权非天授”的原则,还能被大臣们接受的话。

那么这一次,欧阳朔真的是遇到阻力。

欧阳朔深知,大臣们反对,明面上是在维护帝王权威,实际上是在维护他们自身的利益。

试想,如果天子都受《大夏法典》约束,那么自古以来,“刑不上大夫”的潜规则势必要被打破,如何不让大臣们担心。

这对历史人才的冲击实在是太大了,一时接受不了是很正常之事。

就算如此,欧阳朔还是决心不改。

从盖亚六年开始,在制定大夏国策时,欧阳朔就将其跟未来的希望星球关联在一起,越往后,这种关联越深。

欧阳朔的最终目的,就是彻底打通两个世界的隔阂。

未来登陆希望星球,欧阳朔希望,能够轻松地将游戏世界中的这一套体系,直接在希望星球复制,以此实现两个世界实时双向互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