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42(1 / 2)

加入书签

传统展览不同,可以说是一种颠覆性的新方法,会议室内众人交头接耳,小声议论。陈式薇的策展方案,科技、时尚,看起来还很昂贵,完全都是姬川的喜好,他冲陈式薇点了点头,示意他很满意。主办方的两位代表商议了几句,也都点头赞同,唯独吴姐还在犹豫。

  陈式薇扬起嘴角,笑得很是自信。然而一个声音冷不丁响起,打破了一面倒的格局,“这不就是所谓的‘沉浸式’展览吗?”

  没等众人寻声去找,黎夜光就大大方方地自己站了起来,她对着陈式薇浅浅一笑,“既然是策展汇报,我可以提意见的吧,陈组长?”

  陈式薇显然没想到黎夜光还会来找茬,但碍于场合,她只能点头。“我做的的确是‘沉浸式’展览,这种新式展览近来卓有成效,深受观众喜爱,观展人数也比传统展览高上许多,而且许多网络红人都喜欢在新媒体展览中拍照,发布在社交平台上,对展览进行二次推广……”

  陈式薇的话立刻引起几个年轻组员的认同,“是的,去年帝都有个灯光雕塑展,就是因为网红尔尔自拍打卡发在ins上,结果好多粉丝都慕名去那个展览拍照哎!”

  黎夜光静静等大家说完,才继续,“那这样的话,美术馆就是为了给文艺青年拍照打卡的咯?那我们展出的究竟是艺术品,还是拍照背景?恕我直言,我实在不能理解所谓的‘沉浸式’展览,难道搞点全息投影就能让观众沉浸?是不是还要发vr眼镜啊?如果要通过科技才能达到‘沉浸’,那我只能说这个展览是失败的,好的艺术品本身就具备‘沉浸’的力量,你看到《创世纪》那样的巨作不沉浸吗?看到《千里江山图》这样的名画不沉浸吗?”

  她的质问并没有让陈式薇慌乱,陈式薇不急不慢,将大屏幕切换到下一页面,正是一张观展人群统计表。“如果观众都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甚至是懂艺术的人,那黎组长的话没有错,可我们要面对的现实是,很多观众看展览只是为了看一个热闹,美术馆需要盈利,当然要以吸引更多观众为目的。我的方案就是在用时代特有的方式去打造展览,输出艺术,传播艺术。”

  这么多年,黎夜光终于遇到一个配得上她的对手,简直要热血沸腾!

  “我从不否认流量的重要性,但我们是策展人,策展人的工作是在艺术和观众之间搭建桥梁,而不是将艺术改头换面,以一种低俗的方式贩卖给观众。”

  “你觉得我的策展方案低俗?”纵然陈式薇想维持宽容大度的形象,可还是因为这句话表情扭曲,“黎组长真是好大的口气啊!”

  黎夜光看向主办方的三位代表,问:“我想三位代表都是资深专家,请问公共美术机构的第一功能是什么?”

  “当然是美术教育。”吴姐回答。

  黎夜光满意地笑了一下,扭头看向陈式薇,“美术馆的美育功能确实需要推广和传播,但是无论观众来美术馆是为了拍照发ins、还是所谓的打卡装文青,策展人和美术馆却不能随波逐流。吸引观众无可厚非,但也要尽可能传播学术知识。如果盲目追求观展人数,艺术的价值就无法得到真正的体现。如果到最后观众对艺术品的概念还停留在‘看不懂、但是很贵’的层面,展览就是失败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