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07(1 / 2)

加入书签

r />  南燕的帝王是在宣宗初年复兴建国的,等到这一位登基,也不过才第二任而已。

  “高处风大,袁公身体还未康复,何必再加重病情呢。”燕王十分担忧地从随从手中接过袁傅,亲自扶他,作势想请人回去。

  但对方却很固执,只一摆手,仍旧伫立在城头。

  燕王不好强求,于是携同袁傅沿城墙信步。

  “袁公。”他问道,“那道死讯传入魏地究竟有何用意?

  “西南一战,我军仅余两万伤残之兵,倘若魏国国君知晓我大燕已无阁下相助,岂不是要挥师南下,趁机一举吞并吗?”

  袁傅的脸色不算好,嘴唇甚至透着明显的苍白,他闻之不冷不热地一笑,“你太不了解魏国的形势了。”

  “宣宗时的那场叛变耗尽了国运。沈煜并非昏庸荒淫之人,相反的他有野心,极想做出点成绩来,想以大刀阔斧的手段将腐朽连根拔起。但可惜他生错了时辰,偌大的江山社稷,一旦烂到骨子里,是扶不起来的。”

  燕王搀着他走下台阶,认真地侧耳静听。

  “我,包括季长川,都不会讨他的喜欢。他需要的是一批新鲜的血液,一批真正效忠于他的人。”

  袁傅捂住心口,咳嗽了一阵,在燕王想要说话时又抬手挡开,继续道:“若我尚且健在,纵然苟延残喘,于沈煜而言亦是一大隐患。一日不知我身死,他一日不得心安,迟早有让季长川整兵再战的那天,届时南燕与烽火骑才是真的大患临头,穷途末路。

  “而为今之计,唯有我病逝榻前,他方能安枕无忧。”

  言罢,他冷凝的嘴角牵起一道刀削般的弧度,“外患已平,鸟尽弓藏。沈煜定然会将锋芒对准季长川,双方战火交锋,我等才可借此得片刻喘息之机。”

  燕王听到此处松了口气,可仍不解:“沈煜真会那样做吗?”

  “就算他要除掉功高盖主之臣,袁公又焉知季长川不是当日的岳飞呢?”

  “是啊。”

  没想到袁傅竟给了个模棱两可的回答,他手搭在城墙的石栏上,神色间带了点说不出的兴味,“我也十分期待季长川的反应。”

  “他现在,大概已经焦头烂额了吧。”

  *

  夜幕降临时,奔波在外的几名虎豹骑陆续风尘仆仆地回到青龙城,尚未饮一口热水,便马不停蹄地赶来向季长川汇报。

  “将军,嵩州巡抚、知府闭门不出,四川总督以洪涝为由,拒不允我等征购粮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