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3(1 / 2)
是特例。
因为在第二家,无论是小郎君成亲分家,还是小娘子出阁拿嫁妆,都是没有定例的,具体能拿多少,全看个人表现。
说得简单点,这是典型的按劳分配,能者多得。
在第二家, 每个小郎君小娘子到了十来岁上下,家里会拿出间小铺子给他经营,而他未来四五年的表现, 差不多就会决定一生的命运。
会赚钱的,不管能否继承家业, 总之是不会被亏待的;不会赚钱的,能分到的产业就很有限了。当然, 再少也是有底线的,不会比同档次的人家分得少,不然也不能叫易州首富了。
更奇特的是,在第二家,小娘子也是可以继承家业的, 招婿入赘就好了。
陆珊闻言又惊又喜,还问道:“三表嫂的嫁妆如此丰厚,可见在家时就是擅长经营的。可她还是嫁了, 而不是招赘,是不是意味着他们这一辈还有比她更厉害的?”
元琪微笑颔首,补充道:“三表嫂有个双生妹妹,姐妹俩都很厉害,据说第二家的长辈还因此头痛过,到底该让哪个继承家业,后来她们商量了下,三表嫂就嫁过来了。”
陆珊汗颜,原来还能这样操作,这家人活得可真够洒脱的。
原本,陆珊以为三舅母娶个厉害的儿媳妇回来是想有人可以撑起门户,三表哥的性子太温吞了,当个好丈夫好父亲不难,指望他把家业撑起来,那就有点问题了。
可听元琪这么一说,陆珊又觉得三表嫂用来管家太大材小用了,略显浪费。
关于第二家的来历,陆珊有个很大胆的猜测,就是他们家的创始人,跟太丨祖皇帝很可能是老乡。
所谓老乡,主要是指时间意义上的,而不是空间意义上的。
但是陆珊没有刻意求证这点,已经过去一百多年了,是与不是对她而言并不是多重要。再说了,顾家还是穿越者的后代呢,可除了个别细节,在顾家后人的身上,也没多少穿越的痕迹了。
第二家有钱,顾家有势,三表哥的婚礼办得相当热闹,一点不输之前的大表哥和二表哥。
莫家也派人送了贺礼来,礼数还很到位。大舅母见状就说,家里还是要有个女人张罗才像话,之前莫忧她娘去了,二姨父又没继娶,莫家送来的年礼节礼简直都没法看。
如今想来,不是二姨父故意怠慢岳家,实在是家里没有女主人,底下人就自作主张了。
莫家前来送礼的管家说了,他们家大爷原是想亲自过来的,既是给表兄道贺,也给外祖请安,就是春闱离得近了,日日温书走不开,等明年考过了,他再过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