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0(1 / 2)
了宝元十三年的春闱,等着十六年再下场。谁知宝元十五年,卿老太太一病去了,卿研要守孝,春闱又得往后推了。
要是卿研参加了昨年的春闱并且中了,卿家人说不定就来了遥京,真是造化弄人。
陆昊摇摇头,叹气道:“卿兄素来都是极有主意的人,他见形势不妙,应该会早作安排的,只是……淮安不是宛州丢掉的第一个郡,只怕也不是最后一个。”
说到整个宛州的局势,顾萝沉默了,宛州北高南低,对盛宁王朝来说难守易攻,杨岳能在这样的情况下从南到北打回去,那是非常不容易的,可惜功亏一篑,差了最后两个郡。
反观光明王朝,他们占着有利的地形条件,反攻起来可谓是势如破竹。
良久,顾萝轻叹道:“十年前有睿王世子拼死一战,这才勉强守住了凤台关,这回要是凤台关顶不住,拓跋秋直接就能攻到宜阳城下。”若是宜阳失守,遥京便再无屏障可依。
“我听说穆郡王上了折子,请战凤台关。”很明显,顾茂的想法和顾萝是一致的,凤台关不能丢,否则宜阳的压力就太大了,“但是陛下驳回了他的折子。”
“为什么?宛州这个时候就差个穆郡王这样的人。”顾萝不解道。
杨岳父子双双出了事,宛州的军心必然大乱,顾茂是诸位皇子里面唯一上过战场且有实打实的军功的,只有他去了宛州,才能镇得住场面,起得到稳定军心的作用。
“君心难测,皇上心里怎么想的,我如何能知道。”陆昊到底是品级不够,最新的消息他能打探到,可他没有资格面圣,更不要说揣摩圣意了。
陆珊听了陆昊和顾萝的对话,又自己看了地图,立即出了一脑门子的冷汗。
顾萝的话一点都不夸张,凤台关就是遥京的倒数第二道防线,她要是皇帝,肯定会把儿子派过去,守不守得住暂且两说,态度必须是要鲜明地表示出来的,那是可是自己的江山社稷。
谁知今上倒好,儿子主动请缨了,他把请战的折子给驳了,简直就是毫无道理。
由于陆昊说到这里就打住了,陆珊手中掌握的线索太少,也分析不出什么来。
说来也是盛宁王朝命硬,拓跋秋围着凤台关狂轰乱炸,眼看就要打开一个缺口了,光明王朝的老皇帝驾崩了,居长的大皇子和嫡出的三皇子为了争夺皇位内讧了起来。
后院起火,拓跋秋不敢再战,回头参与夺嫡去了,让守卫凤台关的将士稍稍松了口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