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32(2 / 2)

加入书签

  顾盼被立为皇太女的过程看起来算是很顺利的, 只是在当时大多数人看来,这是一种妥协,是对皇帝夫妇强势态度的妥协,也是对宗室男丁稀少无从过继的现状的妥协。

  好在顾盼是有儿子的,她的儿子还姓顾,很多脑筋转不过弯的老臣看到这点甚感欣慰。不管怎么说,皇帝正值盛年,小皇孙也有了,皇太女就皇太女吧, 朝纲早晚一日总会恢复正常的。

  这样的想法对顾盼来说或许是不公平的,可当时的人们就是这样想的,顾盼自身的能力本事在很多人看来都不重要, 她有儿子就够了,小皇孙才是多数人眼中盛宁王朝的未来。

  但是皇帝夫妇不会这样想, 他们对自己的长女充满信任和期待,元琪之所以不立皇太孙, 原因也在这里,他不能削弱顾盼作为储君的权威,更不能让顾盼彻底背上因子得位的名声。

  元琪私下曾对陆珊说过:“盼盼要走的路已经比常人难上许多了,我再立了太孙,她就更难了。”

  刚满周岁的孩子能看出什么品行才能, 可有了太孙的头衔,这孩子年纪稍长就会成为顾盼的威胁,元琪当然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他的女儿日后会成为真正的帝王,而不只是一个过渡。

  元琪的担心绝非多余,因为朝中有很多人,他们就是这样想的。现在皇帝还在,盛宁王朝的天自然有人撑着,等皇帝龙驭宾天,小皇孙大约也长大成人了,正好顺利接了皇帝的班。

  很少有人想过顾盼需要做什么,在他们看来,她生了儿子就算完成了任务。

  可惜顾盼从来不是这样想的,她对当个傀儡皇帝毫无兴趣,她想要的,从来都是至高无上的权力。

  元琪对女儿没得说,历代皇帝怎么对太子的,他就怎么对顾盼,东宫该有的配置她都有,甚至十五岁就能留守遥京,独自管控南方的多个州郡,直到若干年后遥京不再是帝国的陪都。

  当皇太女尚且如此惬意,日后当了皇帝让她听儿子的话,顾盼怎么可能做得到。

  小皇孙名唤顾欣,生来就是万千宠爱在一身,他人长得好,脑子也好,宫学的一干师傅对他喜欢地不得了。

  因顾盼和拓跋凛常年都在遥京,顾欣与父母的见面机会不算太多,与他们也没弟弟妹妹那般亲热。

  陆珊曾经担忧过,常年隔代抚养是不是不好,比起下面几个小的,顾欣与顾盼的关系尤其生疏。

  元琪苦笑着摇摇头,说距离不是主要原因,顾欣比现在更小的时候,哪怕一年只见到顾盼和拓跋凛一两回,还不都是高兴得很,倒是这几年读书多了,反而变得疏离了。

  陆珊闻言只能叹气,她和元琪已经很努力了,架不住满朝文武太会洗脑,要让顾欣一点不受影响,几乎是不可能的。

  顾盼正式回京那年,顾欣已经快要十岁了,是个很有想法的男孩子,母子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