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27(1 / 2)

加入书签

遥京的人选他早就有数了,齐国公主就很适合。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皇帝这是什么意思,亲自帮齐国公主建立自己的势力,不过是个公主,有这样的必要么。

  也有脑筋灵光的,马上就联想到穆亲王府了。盛宁王朝北伐成功,顺利光复旧土,皇后陆珊的功劳不可磨灭,可除了陆珊之外,战功不能被人忽略的也大有人在,穆亲王父女均位列其中。

  顾茂已经是亲王了,再往上升不可能,最好的赏赐莫过于王位传承不降等。偏偏顾茂没有儿子,女儿倒是有七个,降不降等毫无意义,因为郡主已经是帝女之外宗室女的最高封号了。

  元琪既不忍心让劳苦功高的大伯无子国除,也不能给他塞个嗣子过去——便是元琪有这样的想法,客观上也没有条件,他的叔叔们并不是每个都有儿子——所以他想了个变通的法子出来。

  因嘉兴郡主顾元娘也是跟着穆亲王上过战场的,于是元琪说了,日后顾元娘生了儿子,长子随母姓,可继承外祖父的王位。至于实际上封了世孙的是顾元娘的次子,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严格来说,元琪的做法不是很符合规矩,但从感情的层面讲,这是个所有人都能接受的结果。设身处地想一想,自己立下赫赫战功,就因为没儿子,一切就要便宜外人,搁谁也想不通。

  能传给女儿的儿子,还是随自己的姓氏,也跟传给孙子没有区别了,好歹都是自己的血脉。

  同样的做法搁在王位传承上,众人觉得理所当然,可把王位换成皇位,有些人就觉得很可怕了。

  以前元琪的做法不明显,人们也都没敢往这个方向去想,现在皇帝公然给齐国公主配置班底了,也难怪有人会多想。

  然而多想又如何,皇帝没有明说,谁还敢上赶着上折子提醒他不成,没人敢出这个头,倒是有务实的,已经在族里挑选合适的年轻子弟了,说不准哪天就能派上用场。

  那天下朝后,听闻元琪说起众人变来变去的脸色,陆珊笑不可抑,好半晌方道:“七哥是想有人主动请立皇储吗?”

  “主不主动倒不重要,还得盼盼有机会表现自己,证明她能做到。”同样是立皇储,立女儿可比儿子难多了,顾盼要是个男孩儿,哪怕他什么也不做,元琪立了他也是众人齐夸皇帝英明。

  就因为顾盼是女儿身,强势如元琪陆珊,也得慢慢给女儿铺路,让满朝文武接受他们将来会有位女皇储。

  陆珊对女儿的能力倒是信心十足:“我们闺女没问题的,若非如此,七哥哪能下得了决心。”顾盼能用自己的表现打动元琪,那么在元琪的支持下征服文武百官,也就不是那么难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