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9(2 / 2)

加入书签

  盛宁王朝的历届探花都是从殿试排名靠前的学子里挑最年轻最好看的,陆珊对陆昊的脸比他的才学更有信心,如果她是皇帝的话,肯定要点陆昊为探花的,这样才是名副其实。

  陆琮能在家学听到这样的传言,说明大多数人的想法和陆珊是差不多的。

  殿试当天就能放榜,不至于让人提心吊胆等待消息。结果正如大多数人预料的那样,陆昊被皇帝点为了新科探花,安远侯府也因此多了个“叔侄两探花”的名号。

  陆昕的未婚夫姜柏殿试发挥不错,挤进了二甲的行列,避开了同进士的尴尬身份。

  陆昊高中探花,姜柏位列二甲,陆家双喜临门,一时宾客盈门。吴夫人这回不能再推脱了,必须亲自出来料理,她可以不给陆昊面子,却不能不在乎陆昕,她和姜柏的婚事不能再拖了。

  在不知内情的外人看来,吴夫人此时该是志得意满的,儿子中了探花,女婿中了进士,再没什么人能比她更有福气了。事实上,吴夫人的心情一点都不美好,她很不满意陆昊抢了陆昕的风头,偏偏这番心思还不能对外人道,只能憋在心里。吴夫人心情不爽,总觉得陆昕委屈了,就使劲给她增添嫁妆,反正陆昭的先例摆在那里,陆昕是越不过去的。

  想起陆家的大姑奶奶陆昭,吴夫人浑身不舒服。她初到陆家时,陆昌陆昭不知受了谁的挑唆,对她充满敌意。她费了很大的力气,好不容易安抚好了陆昌,但是陆昭,对她的态度始终如一。

  陆昭性子硬气,从不服软,仗着老太太的疼爱,每每哽得吴夫人说不出话。吴夫人唯一庆幸的,就是陆昭是个女儿,总是要嫁出去的,不会一辈子和她过不去。陆昭出阁时,陆昌仅在沈夫人的陪嫁中捡了几样作纪念,其余的全部给了胞妹。沈夫人是定远侯府的嫡长女,嫁妆丰厚自不用说,陆昭继承了生母的嫁妆,再加上安远侯府给她准备的那份,陪嫁自然丰厚无比。

  陆昕出阁,因为都是嫡女,陆家的标准不会变,可吴夫人是填房,嫁妆哪里比得上沈夫人丰厚。再说陆昌尚了燕国公主,银子多得用不完,当然可以不在意生母的嫁妆,她却还有个儿子陆晟要照顾,就算这些年住持中馈有所收获,也不可能补贴女儿太多,两相对比之下,心里自然不平衡。

  其实,陆昕的嫁妆也就是比不过陆昭,和遥京差不多人家的姑娘比起来,已经算是很多的,拉出去绝对不丢份。所以吴夫人的纠结,陆昕根本不知情,她高高兴兴等着做新嫁娘。

  按照陆家和姜家之前的约定,春闱结束姜家就要派人过来商议婚期了,谁知姜家就是迟迟不来。吴夫人等得不耐烦,还在犹豫要不要托熟人打听下是怎么回事,姜家终于来人了。

  谁知姜家竟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