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4(1 / 2)

加入书签

军齐齐出动,只是太子妃为什么这么做,顾萝没有说,陆珊也就不得而知。

  顾萝说得没错,经过那场声势浩大的周岁宴,在遥京的世家贵族,陆珊闻名遐迩。

  好在没等陆珊出上几日风头,今年二月的重头戏上演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也迅速转移了。

  宝元十六年的会试开始了。

  不算恩科的话,会试三年一次,每次录取不到三百人,乃是盛宁王朝三年一度的大事。

  太丨祖皇帝规定了,非科举不得入仕,遥京的世家贵族对会试投以再高的热情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们要么有自家的子弟参考,要么就有各种亲朋故旧家的子弟参考,总不会是局外人的。

  安远侯府今年有陆昊和陆昆参加会试,还有陆昕的未婚夫姜柏,关注度更是高过往年。

  送了陆昊和陆昆出门,陆家全家开始吃素了,这是老太太的意思,无人敢不遵从。

  陆珊刚进化到食肉动物就赶上家里的吃素浪潮,心里有点小怨念。主要是她想不通,陆昊能不能中进士和她吃肉还是吃素,两者之间有什么必然联系吗。

  好在陆家所谓的吃素只是半素,会试总共也不到十日,咬咬牙还是可以坚持的。

  陆珊以前看过古代有关科举的科普,知道会试很不容易,全体考生要在贡院关上九日,吃喝拉撒都在里面。二月中旬的气温并不算高,考生不允许穿夹衣,因病不能坚持的大有人在。

  想到这里,陆珊对吃素的不满基本上消失了。她爹只能可怜兮兮地穿着单衣在贡院的号子里啃干粮,她还有香喷喷的蒸鸡蛋可以吃,相较之下已经很幸福了,就不要强求太多了。

  九日会试结束,早早侯在贡院门口的陆家小厮把自家三爷和四爷接了回来。

  陆昊看上去还好,他的眉眼间虽然透着几分倦意,可整个人显得很有精神,从内到外那种。倒是陆昆,看着就蛮吓人的,脸色苍白,眼眶深陷,累得都快脱了形。

  陆昊回到家,闷头睡了一天一夜,第二日醒来神清气爽,拿着默出来的答案找陆励研究去了。陆励是礼部尚书,本该负责春闱的,可他两个侄儿今年都要参考,就申请回避了。

  陆昆却是病了场,养了将近半个月才好,急得安远侯不行,就怕儿子赶不上三月份的殿试。

  三月上旬,会试的成绩出来了,陆昊中了第七名贡士,姜柏排在第一百九十五名,双双榜上有名。倒是考前被人看好的陆昆,名落孙山之后,让人大吃一惊。

  毕竟长期以来,陆家人的印象都是三爷好高骛远,四爷刻苦踏实。若是他们之中只有一个人能考中,你问十个人,有九个会告诉你是陆昆,剩下那个还是三房的人。

  不是人们对陆昊有偏见,而是陆昊一贯的表现,给人的感觉就是他对读书这个事不上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