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91(2 / 2)

加入书签

  总之, 姜可可的第一堂课算是有了良好的开端,没有辜负这个暑假的精心准备和训练。

  而同学们对这个小老师也是印象深刻的很,几乎课后讨论的都是这个老师。而她上课用的那种扩音设备也让同学们非常好奇,他们完全没加过这种东西,都不知道世界上竟然还有这样新奇的东西。

  果然还是要考上大学啊, 考上大学眼界都宽阔了。

  然而等同学们上了其他老师的课, 私底下再一交流, 发现这种扩音器全校却只有三个老师在用,一个就是这个上基础英语课的小老师,另外两个,则是平反回城的一对教授夫妇。

  自然,那对夫妇就是老莫教授,江寄余既然把这教师扩音器给发明了出来,自然也会给自己的外公外婆备上一份,老人家也是要注意保护嗓子的,以前没这个东西,只能多泡点菊花金银花水什么的,现在有了,当然得给换一下。

  老莫夫妇对这种新奇的东西也比较感兴趣,所以开学第一天上课的时候也带过去使用了一下,发现效果还不错,不用说太大声全场的同学都能够听见,都省了不少说话的力气。

  而一样新奇的东西在学校出现,除了学生会关注,教授老师们也是会关注好奇的,有相熟的就过来问这是什么,哪买的,贵不贵,不贵的话能不能帮忙带一个什么的。

  毕竟上课说话说那么久,还要让全班同学都听得见,是真的很累嗓子的一件事。

  老莫夫妇就按照江寄余教的给回答一遍了,东西给解释了一下叫什么,怎么操作的。

  哪里买来的?那是暑假外孙子江寄余偶然一次机会从外国人那里买到的。

  贵不贵?那也不好说,一百多块钱一个,不要票。

  一百多块钱,光是听到这个价格,基本所有人都吓退了,现在还只是七八年,没有改革开放,工资也没有改革,当教授的工资虽然比一般工人要高,但是也没高到哪儿去,哪里舍得花这么多钱呢。

  算了算了,反正以前没这个扩音器也照样讲课,这种奢侈品还是不要沾了。

  都很羡慕老莫夫妇,有这样一个外孙子,舍得花这钱来孝敬。

  也有眼红的就说他们肯定是在吹牛,江寄余一个学生哪来那么多钱买这个东西,有知情的就说了,江寄余在来读大学之前在下乡那边的县城是当司机的,这年头司机工资有多高油水有多丰厚,那是个人都知道吧?

  至于江寄余在下乡做了几年的司机,他们不说,又有谁知道?

  反正听到这解释大家都默认江寄余是当了挺久的司机攒的钱,不然也没办法一下子买三个了。

  是的,三个,他们对姜可可也是很羡慕啊,这还没结婚就对她那么好,那结婚还了得?不过三水大学这一批的教师除了姜可可年龄都是比较大的,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