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0(1 / 2)

加入书签

村有十七户人家,就划成十七块。谁家拿哪块地,也没法商量,大家抓阄,好坏全凭自个运气。”

  也有人是这么想的。

  谁也说服不了谁,一时间争执不下。

  就是人心最齐的龙头村,也为了分地的人争论不休,隔壁村就别提了。今天早上马小兰的姐姐出嫁,全村人的妇人几乎都去凑热闹,一边磕着瓜子一边说吴家村的事。

  无他,吴家村从昨天打到今天,就这不到一天功夫,已经干了三回架。

  这种热闹,龙头村的人没法凑到跟前看,自然遗憾的很。少数几个知道内情的,被人众星拱月拱到中间,说的嘴皮子都麻了,很是出了一回风头。

  司雨侬也听了不少,两厢一对比,龙头村这点争执简直就成了团结友爱的模范生。

  “大娘怎么看。”有人问司大娘。

  “不是说,外头都干上二三年了,才传到咱们这地儿来的。”司大娘一直在听,各家有各家的算盘,这很正常。但谁叫司丰年是村长呢,再难也得在各家的算盘里头,扒拉出一条大家都能接受的路子来。

  “是啊,谁叫咱们这地儿最偏呢。”众人都觉得很正常,中国那么大,怎么可能出个新鲜事物一下子传遍呢,二三年传到他们这儿,已经很好了。

  “既然别处都干了二三年,他们咋样分的,好处是啥,坏处又是啥,直接去问公社干部呗。”司大娘见大家还没听明白,只好直接点破。

  “对啊。”司丰年一拍大腿,“问问别处是怎么干的,咱们找个好的,依葫芦画瓢不就行了。”

  “就是,还是大娘有见识。”村民们纷纷点头,司丰年也不耽误,“我这就去问。”

  又点了几个人的名字,跟他一起去,大家都听听,有啥他没想到的问题,大家伙一块想。

  司大娘等人走干净,便开始收拾屋子,白春桃在厨房里,把饭菜端出来,埋怨道:“怎么这么急,也不垫点东西就走。”

  以往农闲的时候,中午这顿是没有的,早起一碗稀粥,晚上半碗玉米碴子粥,就算日子过的不错的。

  也是这两年年景好了,大人孩子都能混个肚饱。农闲的时候,也有中午这一餐,但也就是清粥配小咸菜,或者是一人一个玉米饼子,垫个肚子罢了。

  “给他留着,回来吃也是一样。”不用司大娘说,白春桃也早留下,扣在厨房的锅子里。

  “我爸呢?”

  “我哥呢?”

  被叫进来吃饭的姑侄俩,发现吃饭的人这么少,一个问司爱华,一个问长保和长寿这两兄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