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21(1 / 2)

加入书签

感到身体里的血液,如潮水般鼓涨,冲刷着她的耳鼓,轰轰地响,整个人不住地冒着冷汗,很快,汗水便将衣衫湿透了,紧紧地贴在她的后背之上。

  一阵风过,她打了个冷颤。突然之间,眼前浮现出了一样东西。

  她想了起来。

  那年父亲离开的前夜,曾给自己留下的那只小盒子!这几年,她一直妥善保管着,这次离开建康,更是随身携带。

  她猛地站了起来,奔向那座自己临时过夜的帐篷,冲了进去,打开箱子,迅速地拨开衣物,很快便找到了那只小匣。

  她拿起一旁的钥匙,颤抖着手,将钥匙插。入那把小锁的锁孔之中,一扭。

  伴着轻微的“咔嗒”一声,锁开了。

  洛神的心脏,剧烈地跳动着,手心湿透,汗水更是从她额头滚滚而下,迷住了她的眼睛。

  她抬袖,飞快地擦去汗水,打开盒子,赫然看到里面置了一枚虎符。

  虎符之下,压着一张折叠整齐的信笺。

  两样东西,便如此静静地躺在匣子里。仿佛很早之前,就已经在等着她的开启了。

第142章

  这是高峤留给洛神的一封信。

  他说的第一句话, 便是但愿这封信,能一直封存不启。因一旦启封, 则必是朝廷发生了他最不愿见到的一幕。

  接着又说,他以弱冠不到之年, 掌高氏家主之位,官居高位,事朝廷半生, 知门阀之蠹弊, 皇室之褊狭, 庶民之多艰,当年北伐失败, 除自身能力所限之外, 身后掣肘,也未尝不是羁绊。

  高峤对女儿说,阿耶对朝廷,并非无尤无怨,亦不是没有身体力行, 但所能做的, 却极是有限。身为高氏家主,在与生俱来的身份地位和与皇室、门阀之间世代耕滋,根深蒂固的利害攸关面前, 他欲做能吏, 乏有魄力, 欲做循吏, 又有负苍生和天下。为官二十余载,内外交困,形同煎熬。以他自评,便是志高力绌,一事无成。而放眼南朝,过江名士多于鲫,能安天下者,却未见一人,直到得见李穆,如见这微世之下,一点火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