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55(2 / 2)
凭着他的直觉,这一辈子,应该不会再出这样的事了。高峤若是无事,以广陵军的军力,镇下这场教乱,问题应也不大,只是个时间长短的问题而已。
这也是为何,他此前并没有过于分心的缘故。
但是在他的心底,其实确实,也是存着另个隐忧的。
他在担心许泌。
虽然前世,许泌是在高峤死后,又过了几年,才作乱攻下建康的。
但如今,局面不同。许泌已经没有机会能再像从前一样,在高峤死后,长久把持朝廷了。
但他的野心,未必就会消失。
李穆担心他会和萧道承一样,被局势逼着,早早地跳出来动手。
倘若他不死心,趁着天师教作乱,这显然是个最好的机会。
高峤应该也是想到了这一点。在天师教乱开始之时,便下令调许泌为江州刺史。知他必会借故拖延,又以发放军资为名,派了一支军队,驻到荆州附近,监视动静。
万一许泌铤而走险,趁机作乱,则高峤不但要提防江北羯兵,平天师教乱,还要分兵应对来自荆襄的许氏军队。
一旦三面同时受敌,广陵军再神勇,怕也是要顶不住的。
陇西已定。其实如今,他只要派人立刻去将洛神和母亲等人接来长安,他在这里,便可继续按照自己原定的计划,先东进潼关,谋定洛阳,过后再去收拾残局,或许还事半功倍。
今夜,那鲜卑女子慕容喆的不速之行,令他心底的这个犹疑,变得愈发凸显了。
他知道,自己必须是要做出一个选择了。
一边是东都洛阳,他前生最后一次未能出行的北伐之业的夙愿之地,已是近在眼前。
一边是一个可能,那座曾折灭了他全部雄心的庄严恢廓的煌煌帝都,将要遭到一场灾难。
他的脑海里,忽然浮现出了留在记忆深处的一段往事。
那时,他还是兖州刺史、镇军大将军,平定许泌之乱,夺回建康之后,赶去,救下了当时已是父母双亡,寡居多年,又跟随帝后出逃建康避难的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