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96(2 / 2)

加入书签

  许泌不停地吐纳,终于,压下心绪,慢慢地睁开了眼睛。

  朝堂风云变幻,暗流涌动,时刻都有意想不到的状况。

  和高峤相争大半辈子,谁能保证自己一直慧眼独到,毫无纰漏?

  便是高峤,不也数次吃了自己的大亏。

  失误便失误了。与其自怨,不如运筹帷幄,放眼将来。

  幸而自己动作得快,早早便联合了陆光出兵北伐,如今局面大好。

  南阳已下。如今只要杨宣能攻下颍川,陆家也打下郾城,两军合围,一鼓作气,攻下洛阳,也不是不可图的壮举。

  若真拿下洛阳,意味着北夏失都,如同覆亡,如此旷世功勋,完胜李穆攻占长安。

  即便遭到北夏的负隅顽抗,一时攻不下洛阳,能夺回江淮大片故地,凭着这份功劳,往后朝堂之上,亦足以叫自己能和高峤分庭抗礼,再徐图大计。

  许泌再次感到微微激动,忍不住起身,从一只信匣里,又取出几日前刚送到的一份他已读得滚瓜烂熟的战报,再次浏览。

  这封战报,来自他的次子许绰。

  许绰是许泌诸多儿子中,他颇为欣赏的一个。

  和现如今的许多世家当中,家长更推崇似陆柬之那般才高气清的子弟不同,许泌不缺吟诗作赋、谈玄论道的儿子。

  他的这个次子,文才虽是平平,却骁勇善战,能行伍领军,许泌一直着重栽培,期待日后大用。

  但他也知道,自己的这个儿子,性情骄纵,不够稳重,磨练亦乏,离独当一面还早,故此次北伐,不敢委他以大任,命杨宣掌着帅印,只叫许绰领了右将军之职,听从杨宣的遣用。

  许绰在这封发给许泌的私报里,讲自己在南阳战中如何拔得头筹,立下大功,联军上下,无不敬服。具信当日,他已领军入了颍川,一路所向披靡,离阳翟不过数日距离,麾下将士无不亟盼再立奇功。

  洋洋洒洒,字里行间,意气风发,信心十足。

  许绰看完儿子私报,又翻了遍杨宣呈给他的信报。

  杨宣说,蒙司徒委以重任,丝毫不敢懈怠,又得陆柬之协同合军,幸不辱命,取下南阳,军心振奋。

  他必会晨兢夕厉,恪尽职守,以不负司徒信任。但北夏弃长安回兵保护洛阳,以全力应战大虞北伐联军后,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今豫州屯兵,不计其数,尚有后军从各地汇流而至,正面强攻,非明智之举。故联军兵分两路,欲先取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