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8(2 / 2)

加入书签

  伴着一阵脚步之声,高桓的声音忽从帐外传来:“伯父可在里头?”

  高峤一惊,这才蓦然回过神来,惊觉自己失态,急忙放下了提壶,低头手忙脚乱地擦拭着衣袖和案上的水渍。

  “伯父!”

  高桓大步入内,向着座上高峤,行了一礼。

  今日大军从江北拔至建康,皇帝亲自出城迎犒,全城轰动,如此罕见的盛事,他又怎会不来?此刻整个人还沉浸在先前那场盛大仪式所带给他的激动和震撼里,双眸闪闪发亮。

  高峤定了定神,不动声色地藏起被茶水弄湿的衣袖,坐直身体,打量了眼数月未见的侄儿,面露微笑:“子乐,家中人可都好?”

  “都好!阿姊先前随了伯母,一直住在别院,数日前,侄儿接到伯父书信,知伯父今日归城,当时便去接人了。不止阿姊,连伯母也一道归家了!”

  高峤含笑点头:“甚好。我这里事毕,今夜便也回了。你来见我,可是有事?”

  “伯父,侄儿有一请求,求伯父应允。”

  “你讲。”

  “如今战事已定,过些天,便是重阳,侄儿想在家中设宴,到时将陆家大兄等人都请来赏菊,再邀李穆一道赴席。伯父若觉妥当,侄儿这就去邀,早做准备!”

  高桓说完,望着高峤,目含期待之色。

  高峤眸光微动,淡淡地道:“罢了,不必了。”

  高桓一怔。

  在高桓的设想里,以李穆如今的军功,只要自家再邀他上门做客,消息一传出去,他无论是名望还是身价,必定大涨。

  这也是他能想得出来的一种最好的报答方法。

  他本以为,对此高峤必是会赞同的。但无论如何,这种事情,还是要先求得家主的首肯,所以等到今天,迫不及待地便寻了过来。

  他没有想到的是,高峤竟拒绝了自己的这个提议。

  “伯父!”高桓急了。

  “他对我有救命之恩!不过是邀他来家中做客而已……”

  “不必说了,就这样吧。”

  高峤打断了侄儿,语气里带着一丝不容置疑。

  “李穆对我高家有恩,伯父自会回报于他。如今大军刚回,诸事纷杂,这些日后再说。你若无事,也莫在此空停留了,早些回城!”

  高桓实在弄不明白,对李穆一向极其赏识的伯父,为什么会拒绝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