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8(1 / 2)
该明白其中含义了,哪知他家侯爷仍沉浸在军机政务上无法自拔,头也不抬地道:“广宁?”
“她嫁不嫁人,与我何干?”
宫七:....
是他说的还不够直白,还是他家侯爷在某方面实在天赋异禀?
明明广宁公主对侯爷的嘘寒问暖娇嗔痴缠,他隔着十里都能感觉到鸡皮疙瘩落了一地,他家侯爷居然不知道广宁的心思?
真是为广宁公主拘一把同情泪。
宫七只好把话掰扯揉碎了,告诉秦钧:“侯爷,广宁公主甚是心悦您。”
秦钧斩钉截铁道:“不可能。”
好吧,不可能就不可能,侯爷说什么都是对的,今天的重点是颍水杜姑娘的信,没必要一直在广宁公主身上纠结。
宫七把话题重新转到杜云彤身上,道:“杜姑娘也甚是心悦您。”
一直垂眸看军报的秦钧终于抬起了头。
微眯着的眼睛眸色深沉,让人瞧不出他的心思,他的目光落在宫七手里拿着的粉色信笺上,停留了一会儿,又漫不经心移开视线,低声道:“拿来。”
宫七把书信递了过去。
淡淡的花香萦绕在鼻尖,秦钧不适应地皱了皱眉,眼睛如锋利的剑刃一般,想要把那张信纸看穿。
不知是不是学了他的缘故,杜云彤的回信实在简单,一眼扫过去便看了个齐全:
我不想嫁人。
秦钧手指微微收紧。
宫七眼观鼻,鼻观心,一言不发。
侯爷虽然年少,但是个心思深沉的主儿,他不说话没有人能猜得出他的心思,当然,他说了话也有可能猜不中他的心思。
此时还是保持安静的好。
不知过了多久,屋里响起秦钧略微沙哑的声音:“她何时回京都?”
宫七想了想,回答的很是详细:“杜姑娘为承恩侯夫人守灵,在颍水呆了有三月时间。若按照我朝子女为父母守灵一年的惯例,她还会在颍水住九个月。”
秦钧眉头微不可查地皱了皱。
宫七连忙补充道:“不过,事无绝对。”
“一个月前,清宁宫的太后派人去颍水给杜姑娘送了补品。太后喜欢杜姑娘,想来不会让杜姑娘在颍水吃太多苦。”
守灵岂是那么好守的?
自幼锦衣玉食养大的侯门小姐,哪能住得惯挨着墓地而建的灵棚?
再说了,大夏朝虽然以仁孝治天下,但真正为父母守灵守足一年的男子尚且寥寥无几,女孩更是不需说,哪怕不住灵棚,戒荤戒腥穿麻两三月,便是孝心十足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