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8(2 / 2)

加入书签

  千雁扑通一声跪了下来,杜云彤从她断断续续的哭诉声中,连猜带蒙脑补出了许如清与姜度的过往。

  之所以说连猜带蒙,是因为千雁并不是许如清身边最初的大丫鬟,许如清身边的大丫鬟放出去嫁人后,她才被提拔上来,对于当初之事,也只知道皮毛。

  不过,再怎么只知道皮毛,但见姜度与许如清年龄相仿,一身白衣而来,又一路护送杜云彤回颍水,她心里便隐约知晓姜度的身份了,更别提姜度每日天不亮便去许如清坟前,待天亮之后方走的事情了。

  千雁道:“姑娘,夫人命苦,您,您别怪她。”

  杜云彤揉了揉眉心,扶起千雁,道:“我知道了。”

  “他出来后,你告诉他,我找他。”

  得知姜度与许如清的关系后,杜云彤心里打了个突,她的容貌与许如清有八分相似,并不太像杜砚,那么有没有可能,她爹不是杜砚,而是姜度?

  杜姑娘残存的意识对姜度依赖又眷恋,完全让人摸不着头脑,要知道,杜姑娘在承恩侯府长这么大,可是从来没有见过姜度的,怎么可能会对一个陌生有那么深的信赖感?

  此事关系到杜姑娘真实的父亲,杜云彤不敢大意,有心想问千雁,可那个时候,千雁还是个孩子,根本接触不到许如清,所以还是只能问柳姨娘。

  柳姨娘原本是许如清的心腹丫鬟,一路伺候着许如清走过来的,许如清与姜度若是有什么事情,必然是瞒不过她的。

  杜云彤回到灵棚,便让人请来了柳姨娘,询问当年往事。

  杜云彤说的隐晦,柳姨娘只以为她打听当年之事,不觉红了眼,道:“姑娘,夫人是真的命苦。”

  柳姨娘如泣如诉,杜云彤终于得知了许如清完整的过去。

  许如清出生的时候,是皇帝与几位王爷斗得最为激烈的时候,许相为了保护家人安全,把除相府所有亲眷送到了祖籍颍水。

  故而许如清是在颍水长大的。

  颍水有元宵节放荷灯的习俗。

  每当元宵佳节,勋贵们便会领着孩子放荷灯祈福。

  小小的姜度与许如清就这般认识了。

  盈盈的河水映着盈盈的烛光,星河灿烂聚集在姜度的眼底,他看着面前粉雕玉琢的小姑娘,道:“我叫姜度,姜家二郎,你叫什么名字?”

  许如清笑眼弯弯:“颍水,许如清。”

  妾发初覆额,郎骑竹马来,且不知情深几许,却只道两小无猜疑。

  后来朝堂尘埃落定,许相接家眷回京都,杏影重重,人去楼空,只余一声二郎我等你。

  桃花开了又败,许如清从十二等到十六,最终等来的却是太后的赐婚。

  十年相识,四年相思,终成一生空想。

  皇帝为防止相府以子女联姻动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