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96(2 / 2)

加入书签

  “啐,你们嘴里就是没好话。”黛玉红着脸笑了,“这种事还问得出口。”

  “这有什么问不出口的。”凤姐眼皮子挑了挑。

  黛玉站起来就要走,给宝钗拉住了:“走了不就没意思了。再说,还有正经事跟你商量呢。”

  凤姐又笑了起来:“可不,真的是正经事。”

  黛玉瞧着凤姐和宝钗:“什么正经事?”不知道是不是跟外面的那种传言有关。

  “你先坐下来。”宝钗拉黛玉坐了下来。

  黛玉等着凤姐和宝钗开口。俩人先对视了眼,凤姐对宝钗说:“到底你是识文断字的,这事还是你来说吧。”

  “到底什么事,还这么慎重。”黛玉心里打着鼓,脸上笑着。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依旧会是万字三更,么么哒

第163章

  宝钗看着黛玉, 便知道黛玉紧张, 笑道:“可不就是个慎重事。过会儿, 你可得好好想想再开口。”

  “这么说,我可不敢听了。”黛玉转了个身去看凤姐, “看看宝丫头, 如今成了掌事的宝二奶奶, 就能唬人了。”

  “我唬什么你,不过就是和琏二嫂子一起跟你商量件事。”

  “说了半天,到底是什么事也不说, 可不就是要唬唬我。”黛玉笑着,心里疑惑不知道是什么事。要是贾府的事,可不是自己一个外人能说的了。

  “三丫头的事。你说能不是个慎重的事。”宝钗叹了口气,把封信递给了黛玉,“你看看。”

  黛玉接了过来, 把信展开一看,是探春的笔迹,上面只说塞外风光, 再说是说自己每日看着草原羊群。没提鞑靼的那位王爷, 就问了老太太、太太好。

  可信里的字句没半点喜悦, 再看日期应该是前年的。

  “最近没来信?”黛玉把信还给了宝钗。

  “一年多没信了。以前想得路途遥远, 哪能老来信。老爷也去理藩院打听过,说是每年鞑靼国都会派使节来,这信也是前年底鞑靼国的使节带来的。今年,鞑靼国的使者也来了一个多月了, 不说三丫头的信,就是派个人上门来报平安也没有。赵姨娘求老爷去打听,老爷打听不出来。”

  凤姐瞧着黛玉,叹了口气:“这事还瞒着老太太,可总不能老瞒着下去。如今没过年,老人家还可能想着鞑靼国的人没来,等过了十五,不用说,老人家也会能猜到了。老太太的身体也是一年不如一年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