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1(1 / 2)
中郎将。
待叶瑜赴任后,在其关照和重用下,秦昭业的才华更是大显,两人合作分工,一人居中调度,负责大略,一人前线指挥,临机决断,不过五年,明军便反败为胜,一路反杀,不仅尽复失地,而且还活捉女直可汗穆尔哈齐,将其缚回京城,凌迟处决。
待秦昌二十二年,被打得奄奄一息的女直只得屈膝求和。而本欲将之斩尽杀绝的明军却被朝廷勒令止步。却是朝堂东林派系担心武将坐大,威胁皇权,不欲令叶、秦等将门得享灭国大功,于是说动泰昌帝答应了女直的求和。
经此一战,女直被分裂成南北两部,实力大损,但人口、粮田、兵甲不失,犹有东山再起的可能。
而不过三年,这个可能就像是要化作现实。
也就是在叶雪衣大婚的那段时间,南女直可汗燕都趁北女直可汗莽代病逝而内部不稳,率兵奇袭北女直大帐,一举将北女直囊括其中,实现南北两部统一。
女直一统,实力自然大增。辽东方面一日三惊,不得以,朝廷只得令辽阳大都督秦昭业立即北返,控制局势。
至于倭患,乃是因为与大明隔海相望的扶桑国的内乱所引发。几乎与陈明帝国崛起的同时期,扶桑国因内乱分裂为南北两朝,彼此征伐不休,几经百年,仍不分胜负。而长期的战争,也令两朝的地方军阀坐大,最终导致两朝中央权威的崩溃,约在五六十年前,整个扶桑都陷入了碎片化的内战状态。而在长久的战争中,失败的武士出逃列岛,成为海盗,其与中国沿海的本土海盗势力合流,频繁侵入大明沿海城镇,侵夺财物。而大明江南也因承平日久而武备松弛,一时竟无法抵御,导致局势糜烂。
见局势败坏,朝廷连续派遣多位大员,前来主持剿倭,但效果不大,直到中兴名臣顾悟尘履职江浙总督后,几经调度,剿抚并举,才将倭患镇压下来,换来江南三十多年和平。
只不过,当时为了迅速平倭,顾悟尘曾招降了当时福建一带的巨盗宁虎臣,宁虎臣投诚后,效力其帐下,也甚是卖力,为平倭立下了汗马功劳。战后,宁虎臣因功晋为福建都指挥使司指挥同知,成为福建排名第三的军政大员。
自此以后,宁家便在福建扎根,其本就是活跃在福建海域的海盗兼海商,如今获得官面,发展得更是如鱼得水,很快就在当地坐大,到了现在,竟隐隐发展成了割据一方的藩镇势力。
如今的宁家家主宁为政早已不甘继续蛰伏。而恰在此时,内战多年的扶桑也迎来了新的一统,在新朝的兵锋下,最后的失败者纷纷逃亡海上,与西来的西洋海商同流合污,重新成为一股危害江南沿海的邪恶势力。
而这一次,宁家作出了与上代人截然相反的选择,虽然没有树明反旗,但暗中资助倭寇兵甲钱粮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其反心可以说是昭然若揭。
而她的父亲叶瑜,此次南下,面对的就是这样棘手的局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