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2(2 / 2)

加入书签

陈菡欢躺在床上赏月,想到那句老话——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啊!

调转回头,她从后面搂住陈庶,紧紧把脸贴在他后背,听他在熟睡中安稳均匀的呼吸——

她想,哥哥一定是在做一个美梦吧。

瓜熟弟落(一)西洋术破门出洋相,并蒂瓜显能险救场 < 七X ( 凉鹤 ) |

7338948

feise

瓜熟弟落(一)西洋术破门出洋相,并蒂瓜显能险救场

民国十二年,旧京五月季。

正赶上一日晴朗,云净天幕,杨柳正浓,蜂蝶乱忙,人也来了精神。

出行的好天气,都往最繁闹的天桥市面去。

那天桥是汉白玉的桥,三梁四栏,底下是由西向东的小河龙须沟,东有天坛,西有先农坛,天子祭祀,必经凡间之路,却一朝忽觉京梦醒,皇家王侯都踏进滚滚红尘的熙攘里罢了!

这时候早开了市,乱哄哄的梆子胡琴锣鼓声,大小不一的摊棚货架,花花绿绿的估衣锦缎,蒸腾的卤煮炒肝,芝麻酱油饼,屉里的包儿和呼噜噜一碗的豆腐脑,都散着香喷喷的味儿,诱人垂涎……

吃饱了,瞧热闹——

落子馆,说书场,这都是中上流艺人混的场。那光膊赤脚,补丁褴褛的都在芦棚里临时搭个台——俱乐部、茶馆,文的武的混在一起,也不乏卧虎藏龙的高手,比谁吆喝的嗓门儿大,玩意儿奇——唱大鼓、玩杂耍、弄口技、说相声、拉洋片……数不尽数的活宝斗艺!

这时候打南边来了个穿黑色西洋服,戴礼帽的男子,肩上扛了一只大木箱,后头还跟着一个小女孩,约莫七八岁,扎着两只羊角辫,穿鲜红布兜和水绿袍裤,小老虎纳底鞋,趔趄磕绊。

那人不慌不忙,走到前头的芦棚外土巷边,等台上那伙唱京戏的演完一出《闹天宫》,他才缓缓由后头登台。

他上去先立自己的招牌,挂一面旗,是他的玩意儿——大变活人。

底下茶客观众刚要散了,见这架势,又都回来了,想看他怎么个"变活人"。

<br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