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72(2 / 2)

加入书签

她坐在凤位,身边并肩坐着的便是赵括,凤座下首置了个椅子,上头坐着赵恪。一众臣子入内便躬身行礼,有宫人搬来屏风,却被她止住。

“都起来吧,赐座。”宋昭阳见他们坐定,才缓缓道,“大行皇帝的丧仪,诸位辛苦了。今夜叫你们来这,是为了商量后面的事情。”

“诸君也都知道,大行皇帝横死,只言片语都未曾留下。陛下年幼,尚不能亲政,日后是怎么个章程,还需得好好计较一番。”

“娘娘所言极是。”太尉点了点头,“臣以为,当从宗亲之中择贤明之人辅政。”

“太尉说的,本宫也同意。”

“陛下居于宫中,娘娘自有教导之责。您素有贤名,昔年,便曾助先帝诛杀郑氏,后又曾为先帝打理国政,臣以为,娘娘也当效仿前朝,垂帘辅国。”尚书陈朗是明家的心腹,早便得了明逸的暗示。

“本宫不过一介女流,如今又怀有身孕,哪里能当此大任。”

“娘娘,臣弟也以为陈大人所言甚是。”赵恪笑着回头瞧她,“待娘娘身子稳定下来,参与朝政,再合适不过。”

“宗亲便是贤明,可未防大权独揽,娘娘也应当看顾。”说这话的人,是如今的中书令邵宇,此人性情耿直非常,“如此,齐王殿下与娘娘一道,既无主少国疑之嫌,也无惧篡位僭越之隐患。”

邵宇这话说的几乎露骨,赵恪也只得起身,道了句:“臣弟绝无二心,自认才疏学浅,安能辅国,不如请德王叔吧。”

“殿下莫要推脱。”见得差不多了,明逸才开了口,“德王殿下年近六旬,实在不宜操劳。您年富力强,素有人望,先帝在世时,也多依仗于您,是再好不过的人选。”

“相国所言极是。”宋昭阳点了点头,又看向赵恪,“齐王坐下吧,将陛下托付给您,本宫也安心。”

“臣弟担此大任,诚惶诚恐,若无娘娘垂帘,臣弟也不敢独自辅政。臣弟请娘娘,垂帘辅政。”说完这话,他便跪了下来。

见得他下跪,底下的臣子自然也都跪下,一起道,“恭请太后临朝,齐王辅政。”

“陛下的意思呢?”宋昭阳瞧了他们一眼,看向怀中的皇帝。

“朕以为,太后与王叔一道辅政,再好不过。诸位,平身吧。”说完这话,他便主动扶起了赵恪,又对着明逸道,“劳相国拟旨。”

“臣,遵旨。”

很快,便到了赵括第一天上朝的日子,宋昭阳的身孕将将满了三月,虽是仍然虚弱,可在太医的日夜看护下,也已然稳定。

“陛下,等会不要怕,若有什么不懂,便记在心里。待得下朝,一一问太傅和外公。”赵恪来接她们母子二人时,正瞧见宋昭阳弯腰对赵括说话的背影。她如今月份尚小,穿着华贵宫装,身段瞧着毫无变化,仍似少女般纤柔。只是这微微弯腰时,便可瞧见那丰盈的屁股挺翘起来,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