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57(2 / 2)

加入书签

第129章

  被呼延骓闹了一夜, 第二天起来, 又被精神了的男人压在床上侍弄了一回。等结束了, 外头的天早亮得照得了大半间屋子。

  差点没能下床的赵幼苓见着铜镜里自己身上斑斑驳驳的瘀痕, 气得踹了他一脚。把人赶出门去, 说什么都不许白天再往身边凑过来。

  茯苓忍笑,拿了化瘀膏往她家娘子身上涂抹,一边抹一边说起外头的事来。

  昨日得了呼延骓的叮嘱,刘拂果真去外头哭了。

  他也没随便找地方哭, 而是凑巧遇上高贺兄弟俩约他上花楼吃酒。他假作喝醉了,抱着酒壶就是一顿嚎啕大哭。

  哭得几位小郎君一时间面面相觑,等到后头也就都知道皇后的打算了。

  这皇后为他指婚,尚了寿光公主。

  说到底,知情的都同情刘拂, 毕竟寿光公主身子不好, 常年不在人前, 也不知究竟生了什么模样,什么脾性。

  可再一听, 皇后不光指婚, 还给搭两个宗亲家的女儿当媵妾,这是妥妥的是要刘拂才成亲,就享齐人之福啊。

  有的齐人之福好享,有的不能。

  譬如这事,哪是结什么亲,分明是结仇。

  谁不知道天子好些日子没有上朝, 太子只差一道圣旨,就能名正言顺坐上龙椅了。大权在握,谁还把贵妃生的病弱公主放在眼里。

  皇后给寿光公主指婚给了新科榜眼,这是怕人说她乱点鸳鸯谱。

  再给搭两个媵妾,这就摆明了是膈应贵妃,膈应与公主一母所出的韶王了。

  刘拂哭得那叫一个伤心欲绝,像是撒了酒疯,说完了皇后的懿旨,就开始哭诉自己的痛苦,不愿伤公主的心,不愿纳妾蓄婢,惹怒陛下,又说皇后言辞凿凿,隐隐有必须娶的意思。

  他如今进了翰林院,看的书越发多了些,即便是嚎啕,也是引经据典。

  一说媵妾乃前朝开国初年的陋习,已许久未曾有过,到今朝更是无人为津。二说陛下几位公主出降,还从未听说过宗亲庶女作媵妾陪嫁的事,若是陪嫁了,也不知是驸马尚了公主,还是公主带着人一起嫁给了驸马。

  茯苓一边笑,一边有模有样地比划:“听说,刘小郎君后来哭够了,就抱着酒壶假睡。高小郎君他们不敢往外传话,可小郎君闹得太过,早叫外头的人听了去。”

  “这花楼人来人往,鱼龙混杂,上至高官,下至平民,但凡能拿得出银子的,都能往里头去。不过一夜功夫,事情已经传得人人皆知。”

  “这会儿街上都在传了,说是皇后心怀不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