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04(1 / 2)

加入书签

年的时候,吐浑兵攻破京城,教坊里的人逃的逃,被俘的被俘。那位小娘子似乎曾被人掳走过。”男子说道。

  韶王蓦地瞪眼。

  男子又道:“直到一个多月前,小娘子才出现在汴都,同行的就是谢老先生跟老先生当年收的徒弟。”

  听到这些,屋子里的人都沉默一刻。

  “他们是如何走到汴都的?”赵臻忽的问道。

  “这个……一时还没查到。只是大约能猜到,是关外有人帮忙送了他们一程。毕竟大胤通往关外的路,直到和吐浑议和,才重新通畅起来。在那之前,除了商队,无人敢冒死经过吐浑人占据的地方。”

  屋子里的人点了点头。

  赵臻拧眉半晌,忽的看向韶王:“父王准备接十一娘回来吗?”

  天色放亮的时候,东跨院的主屋里有了起身的动静。

  不过月余,从前清冷的东跨院越发有了人气,小院子里廊下挂着几盏素面灯笼,婆子起早就吹面了里头的蜡烛,这会儿正悬在廊下随风摇晃。

  廊那头,已经胖了一圈的狗崽撒腿噔噔噔跑过,在房门外两腿直立,两条前腿不住挠门。

  院子里洒扫的婆子们忍不住笑开,就见门拉开,狗崽踩着门内丫鬟的脚背,一溜烟跑了进去。

  丫鬟“哎呀”一声,婆子们笑盈盈地打趣两句,就见门后,穿着织锦长罩衫的少女抱着狗缓步走了出来。

  “小娘子。”

  一院子的下人齐声问安。

  赵幼苓微微颔首,伸手的丫鬟已经捧来了白狐裘衣,见她走到廊下,忙展开披上。

  “义父醒了吗?”赵幼苓问。

  “一个时辰前主子爷就醒了。”

  赵幼苓秀眉蹙起:“他又不好好睡。”

  下人们不敢应答。

  赵幼苓抱着狗就走,嘴里吩咐道:“将早膳都送到义父房里。我陪义父用早膳。”

  仆妇得了眼色,忙躬身往厨房去。

  等赵幼苓走到胥九辞的院子,早膳已经跟着端了过来。

  胥九辞哭笑不得地看着作势要盯着自己用膳的义女,不得已搁下手里已经看了一个时辰的簿子。

  早膳是粥配胡饼,父女俩吃得了粗的也吃得了精,倒是相对而坐,就这么几下吃完了桌上的东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