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02(2 / 2)

加入书签

  跪地的丫鬟哭着喊了声“世子”,赵臻眉头皱起,挥手让她退下。崔氏想拦,对上赵臻黑沉沉的眼。

  “冬日湿冷,母妃才刚出月子,别染了一身寒气,回头过给十七郎。”赵臻冷声道。

  崔嬷嬷此时覰着韶王父子俩的脸色,赔笑着将仍旧想要抱怨的崔氏强势往门外扶,口中还在不断劝说:“王妃莫要这时候惹王爷不快,那个胥九辞是大佞臣,王爷就是看上谁家的小娘子,也看不上太监家里的。”

  她口舌伶俐,崔氏似乎真就被她劝住,拧着眉头便走了出去。

  “你母妃越来越糊涂了。”韶王抬手想要揉揉眉头,手指一不留神碰到脸颊,疼得直皱眉。

  赵臻在旁坐下:“母妃的出身毕竟摆在那里,父王何必与她置气。”

  韶王哼了一声:“你母妃的心眼太小了些,十七郎出生前和胥九辞的义女起了冲突,到现在出了月子还在记仇。如果不是知道那小娘子年纪小,又是胥九辞的义女,她是不是还要折腾一番,毁了人家的名声。”

  赵臻没有回应。

  赵幼苓和崔氏的冲突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

  十七郎虽然不是足月出生,但与赵幼苓并无任何关系,太医早已叮嘱过胎位不好,孩子可能会早出生。崔氏执意要出门一趟,这才出了当时的意外。

  可崔氏似乎认定了十七郎会突然出生,自己会难产,都是因为碰上了那个小娘子。

  赵臻的突然沉默,叫韶王有些在意。

  “大郎在想什么?可是诗会上碰到了不痛快的事情?”韶王问。

  “父王还记得十一娘的生母吗?”赵臻询问。

  韶王略有不解,想了想:“不大记得了。”韶王府的女人,他能记住的不多。

  他又道:“大郎怎么突然想起这人?十郎说,十一娘刚入掖庭不久,就染病没了。九娘也在吐浑兵打进京城的时候失踪了。”

  见韶王对两个女儿浑然不在意的样子,赵臻叹了口气。

  “父王,儿子应该找到十一娘了。”赵臻道,“她和谢柳谢老先生一起,就在胥大人的府里。”

第52章

  韶王府的灯火几乎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