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97(2 / 2)

加入书签

  中年男子目长肤白,容貌清俊,颔下美髯轻摇,更显得风度翩翩。

  赵幼苓不认得这人身份,刘拂倒是听说过他,忙低声解释。

  “这位小谢先生是如今汴都最好的书院,青山书院的院长。虽然年轻,当年中过探花,之后不知为何辞官,就进了青山书院,如今已是桃李满天下。”

  简简单单的几句话,有谢先生珠玉在前,再看这位小谢先生,赵幼苓并未觉得如何。只是周围的学子显然都激动起来。

  也是,青山书院每届科举都有不少学生能入三甲,自然成了天下学子眼中的求学圣地。哪怕不能入书院读书,能博得先生的青眼,也使得这些人恨不能使出浑身解数。

  反观小谢先生,缓步入座主位,面上虽然带笑,言语间却多有疏离。

  似乎有些不耐烦呐。

  视线扫过诗会上的众人,赵幼苓心下微叹,跟着人落座。

  “世子果然来了。”小谢先生突然道。

  “听闻谢先生亲至,又有高兄诚邀,我自然要来凑一凑热闹。”赵臻拱手一笑。

  小谢先生微微颔首,忽地又道:“徐堪,你来着又是做什么?你不是瞧不起满口只会之乎者也的南人么?”

  小谢先生话音一落,赵幼苓便觉得身上多了道视线,她抬眼去看,那视线飞快扫过她,落到了一脸菜色的徐堪身上。

  后者差点没拿稳手里的茶盏,狼狈地坐在席间。学子们一片哗然,再看徐堪,脸上就再难掩不喜和疏离,连先前的那一份客气都散得干干净净。

  刘拂低呼:“小谢先生这么不给人脸么?”

  这哪是不给人脸,分明就是把人脸皮撕下来,在地上结结实实踩了几脚,连人前的三分太平都不给了。

  赵幼苓满脸惊奇地望向小谢先生,然后便听得赵臻善意的轻笑。

  “谢先生,徐兄只是说了玩笑话。这世上,北人南人都是大胤子民,何来的瞧不起。”

  “玩笑话。”小谢先生微微颔首,突然抬手指了指赵幼苓,便问,“可我怎么听得这小郎君将他驳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呢?”

  他的手一指,诸人的视线就全都落到了赵幼苓的身上。

  赵幼苓心下恼怒,面上惊诧道:“学生与徐兄私下说了些玩笑话,先生是如何知晓的?”

  她形容尚幼,如今在胥府几日,稍稍养回了一身细皮嫩肉,瞪圆的眼睛瞧起来竟和幼犬相差无几,显出一团稚气。

  在场众人家中谁无这个年纪的兄弟子侄,有的年纪大一些的,甚至连孩子也有她这般大,见她这么反应,一时不知该笑她娇憨,还是忧她心直口快。

  她这话,分明是在问小谢先生是不是偷听了他们的对话。

  不等小谢先生开口,赵幼苓挠了挠头:“定是底下人听见了同先生说的,先生可别信这些玩笑话。南人若是只会之乎者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