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93(2 / 2)

加入书签

  这样一来一往,还真就给刘拂结识了不少人。

  “我从前偶尔会听说,家里的兄长们会携伎出游。好像风气就是如此。没想到自己竟然也会碰到这种事。”换掉一身衣裳,清清爽爽出来的刘拂想起回胥府之前在酒楼碰见的事,纠结的总觉得鼻尖还能闻到刺鼻的胭脂味。

  赵幼苓坐在一旁,托着腮,瞅着他笑:“不漂亮吗?”

  刘拂涨红了脸:“漂亮是漂亮……就是……就是太有伤斯文了。”

  赵幼苓心中好笑,脸上也带出更多的笑意。

  一旁的谢先生只瞥了他俩一眼,依旧喝着自己的茶。

  刘拂揉了揉鼻尖,偷摸看了一眼先生,压低声音问:“过几日,你有空闲么?”

  “是要做什么?”赵幼苓给自己添茶,“义父在宫里当差,我倒是闲来无事。”

  “下月初七,有场诗会。”刘拂道,“我得了邀请,你要不要同我一道去?”

  按着惯例,汴都的书生学子们总会在年前办一次诗会,等诗会过后,便各自归家,仔细备考,再不轻易出门。

  因前几年的战事,科举已经接连办了几年,备考的压力自然比从前更重,诗会却是汴都的学子们怎么也舍不得停办的。

  刘拂在外头认识了些人,也不知如何,就得了几个稍有点头脸的书生的注目,诗会的帖子既然少不了他的份。

  因为可以带一人同去,刘拂头一个想到的,就是赵幼苓。

  “胡闹。”谢先生皱了眉头,“十一娘一个女儿家,怎么随你去诗会?蠢小子以为这里还是戎迂?”

  刘拂“啊”了一声:“我……我忘了。”

  大胤重男女大防,就连自家人都不定会让亲兄妹来往过密,更何况是将一个小娘子带到男人堆里。

  刘拂有些愧疚地看赵幼苓。

  赵幼苓给他斟了杯茶,淡淡道:“听着似乎有些意思,我扮作男装就行。”

  谢先生有些不赞同:“十一娘莫要跟着他胡闹。”

  “先生别担心,我着男装去定然无妨的。”赵幼苓柔声道,“汴都不像京城,虽也重男女大防,可先生这些日子上街不知有没发觉,汴都此地,不少女子也会抛头露面,落落大方地与人来往。”

  她忽然眨眨眼:“诗会那样的地方,俱是青年才俊,定然有不少姑娘家也混在其间。不然等来年榜下捉婿,岂不是两眼一抹黑,连对方是人是鬼都不知。”

  她这么说,谢先生一时倒想不出还有什么劝阻的理由。

  若她这么做不合适,以那位胥公公的耳目通天来看,不过半日就会派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