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背景色:字体:[很小标准很大]

分卷阅读46(1 / 2)

加入书签

里能梦见就足够了?”

  “当然不够。”

  根本不等刘拂去回答,不远处传来一声嗤笑。谢先生从旁走来,好似看到了什么荒谬的笑话,将自己的学生打量了一眼,甩甩袖子。

  “这世上,有人偏安一隅,不敢为苍生一战,就有人敢迎难而上,舍身弃命也要保一方平安。”

  “大胤只是兵败,不是亡国。国还在那,为何要梦游故国,却不回去?”

  刘拂紧紧绷着脸,似乎是想起了那些惨烈的画面,面上染上了几分痛恨。

  “可是先生,我们真的回得去吗?”

  “您说过,从永京城到关外,这沿途诸多城池,如今已尽数落入吐浑狗的手里。宗室世族皆随天子南逃,偏安一隅。我们……还回得去吗?”

  “你想回,就回得去。”

  “也或许有一天,从江南,会有人一路向西,迎接我们回去。”

  赵幼苓记得,天子虽然逃到了江南,看着过了一阵子醉生梦死的日子,但满朝文武,并没有忘记在关外还有他们一行人。毕竟,当初被俘虏的人当中,还有不少是朝臣,是各家子弟,更有太子赵昱也在其中。

  “而在回去之前,你我不可能永远活在呼延骓的庇护之下。他只是个王子,他的头顶还有大可汗,还有手握戎迂近乎一半兵权的昆特勤,甚至还有其他王子。”

  “戎迂,不可能永远太平。”

  谢先生颇有些意外地看了看她。

  而后回头,看着自己面前的学生,叹了口气。

  “当年老夫在刘家,你祖父,你父亲请老夫选一刘家子做学生,也做日后为老夫摔盆之人,老夫选中了你。因你是庶出,也因你虽有些愚钝,可性善也直,不作伪。”

  “老夫教了你诗书礼仪,教了你为人处世,独独不教你□□定国之策,是因你天赋不够,不想你为那些东西费劲。但现在看来,老夫并未起到先生之责,叫你养出了这么一副优柔寡断的性子。”

  刘拂喃喃喊了两声先生,倒是叫赵幼苓有些不好意思。

  她不是有意比过刘拂一头,也没想到会害他得了先生这样的评价。

  “十一娘,你不必愧疚。”谢先生拦下了满脸歉意,正要和刘拂道歉的赵幼苓,“老夫会好好教他。他如今已经不是刘府一个小小的庶子,他不能再做一个文不成武不就的人。”

  自听赵幼苓自称在家中行十一后,谢先生便不再“姑娘”“姑娘”地喊她,也从不跟刘拂一样,一口一个“云雀儿”,只道一声“十一娘”,就如寻常长辈同小辈说话一般。

  赵幼苓眼底忽然有些酸胀。

  她眨了眨眼,抬手郑重地行了一礼,这才从毡包前离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