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76(1 / 2)

加入书签

朝廷从别处得知消息,过来问责,倒还不如主动点交代清楚。

  慕容叡满脸疑惑不解,太守连忙解释,“若不是郎君,下官这条命都不知道在不在,郎君义举,下官会向朝廷禀明。”

  慕容叡笑了,他等的就是太守的这句话,他抬手,“多谢了。”

  “不敢不敢。”太守连连摆手,“若不是郎君,下官现在还不知道在何处呢。”

  太守在慕容家待了一会,和慕容叡谈了一个时辰,婉言谢绝他留自己下来用膳,离开了。

  慕容叡回来,刘氏着急问,“你之前怎么料到的。”

  变乱的时候,她在马车里,只是知道外面兵荒马乱,其他的管不上。听到外面闹哄哄了一阵之后,就回家了。至于前因后果,她一概不知。

  慕容叡笑了笑,“阿娘说的哪桩呢?”

  刘氏见状,干脆也不问了。她想起代郡太守走之前的那话,一定会向朝廷提起慕容叡。这话给了她希望,“府君提了你,之后你入仕做官,应该也没有问题了吧?”

  虽说刺史的儿子可以做官,但人已经不在了。变数徒然增加了许多。刘氏也不得不忧心忡忡。

  “这个儿也不知道。”慕容叡叹了口气,似乎有那么点担心的样子,“听天由命吧。”

  刘氏脸色一僵,就要开口训斥他。却见慕容叡抬手对刘氏一拜,直接跑的无影无踪了。

  几个月之后,朝廷那儿来了使者,送来的事朝廷对慕容叡的赏赐。使者宣读了诏书,然后把慕容叡单独请入屋子里,“陛下有话让下官带给郎君,现在郎君还有孝在身。还请郎君多等一等。”

  慕容叡和那些光凭着父荫的子弟不太一样,自己曾经亲自上过沙场,现在又立了功劳,除了赏赐,理应还有其他的。只是他现在守孝不适合,当然还有其他的因素。

  慕容叡点头,道一声明白,送使者去休息。

  日光荏苒,三年时间很快要到了尽头。

  一个小男孩飞快从门洞里跑出来,手里提着一条弯弯曲曲的活物。

  侍女们在后面追,可是快要追上他的时候,小男孩就反身过来,提起手里的玩意,吓得侍女们连连惊叫。

  “哈哈哈哈哈——!”长生暴出一串畅快得意的大笑,脚下跑的比之前快了点,乐极生悲,他跑的太快没有注意脚下,脚尖一下就绊在一块石头上。噗通一声,面部朝地砸了下去,后面的侍女发出阵阵惊呼。

  就算脸砸在地上,长生都没有放开手里的那条小花蛇,侍女们畏缩不敢向前。长生猛地一下从地面上抬起脸来,两只小巧秀气的鼻孔下挂着两道血。

  “小郎君!”侍女们见他出血了,也顾不上他手里还捏着的蛇,赶紧围上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