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晚唐浮生 第928节(2 / 2)

加入书签

平海军的人已经粗粗考察了一遍,找出了一块适宜立寨的地方。此处地势相对较高,较为干燥,适宜作为初期的据点。

一千名士卒也都是禁军退下来的老卒,战斗经验极其丰富。大辽水下游那一片,沼泽众多,水网密布,契丹人也甚少过去。猝不及防之下,寨子就被夏人立起来了。而只要成功扎下根来,渡过了最艰难的前期阶段,契丹人就毫无办法了。

囿于当地的环境,契丹无法派遣大队兵马过来。兵少了却又不济事,根本打不过有海上外援通道的千名禁军老卒。

这个亏,契丹人是吃定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又要多一个战略防守方向。

而寨子的名字也有了,圣人钦定:营口——本来按照惯例应该叫辽口的,命名习惯如此,如涡口、颍口、清口等等,无奈胳膊拗不过大腿,只能叫营口了。

“噹噹噹……”钟声又起。

邵嗣武与追到码头上送行的人再次告别,登上了船甲板。

安东府六县的设置、田地牧场的开辟、城池的修缮与新筑、辽阳新城抚顺等地的收复,以及最为耀眼的对契丹战争的胜利,都是可以与圣人分说的功绩。

邵嗣武好好理了理思绪,打起了面圣时的腹稿。

第004章 棣州城

棣州理所厌次县城外,刺史邵播刚刚检阅完部队。

检阅完部伍,自然要发赏,但邵播真的没什么可拿得出手的。一人给了几百钱便打发了,而军士们也不以为意,散了后直接回家干农活。

是的,棣州几乎已经不存在成建制的职业武人了。现在上阵打仗的,都是换了不知道几茬的征召兵。长期的拉锯之下,各县损失非常惨重,日子快过不下去了——就这样一种经济状况,他们还要给乐安郡王上供,还有禁军驻扎所产生的庞大的递顿支出。

屯于棣州的禁军乃突将军一部,万余步骑,主要与卢彦威作战,偶尔还会面对王镕的镇州兵。

突将军是淮海道的主要驻军。最开始几乎尽数屯于棣州,后来,随着南方局势有些紧张,徐、泗二州有小规模叛乱,于是分出一厢兵马南下弹压。留在棣州的是左厢,与沧景兵也算是老相识了。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才保得棣州没有全部沦陷,朝廷有了一个楔入沧景镇内部的桥头堡。

邵播不敢把希望全部寄托在突将军身上,那是不理智的。棣州的土地,还得靠本乡本土的勇士来保。

邵播扭头看了一眼。

散去的将士们老的老、少的少,有人双鬓斑白,有人一脸稚气,有人还算魁梧壮实,有人却是瘦弱不堪,就连兵器也五花八门,甲具更是很少看到。

这样一支军队,一般而言是不能战的,一触即溃大有可能。可谁让沧景武夫太能祸害了呢?棣州百姓受够了那帮豺狼,如今被征召而来的军士,又有哪个不和他们有仇?非如此,他们不可能坚持到现在。

“棣州最后的元气了。他们若没了,棣州最后的脊梁骨也就断了,今后即便杀父仇人打过来,也没人会反抗了。”邵播叹了口气,说道。

播弟邵扬闻言有些迷茫。

棣州为朝廷顶在一线,付出的代价太大了。四境荒芜,百姓亡散,全州上下过着人不人鬼不鬼的日子,百姓的忍耐几乎要到极限了。这次若不能讨灭他们的头号死敌卢彦威,那真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当然,便是北巡失败又如何?圣人拍拍屁股走了,留下他们棣州在河北孤独地对抗敌军,忍受敌人的报复,你又能如何?

造反?你有实力么?怕是连黄河都过不了。大夏朝廷掩有百余州,一州一郡造反的消息,都不足以在夜间打开宫城,入内禀报。

“别多想了。”邵播说道:“静观其变即可。此番北巡,圣人空国而来,即便大败亏输,也不要有什么想法。我等只忠于洛阳朝廷,至于是哪家圣人,这不重要。我今日便收拾收拾,前往齐州面圣,你留守棣州,与突将军多加联络,稳着点。”

“好。”邵扬应道。

兄长是有本事的,见识也很非凡,邵扬小时候就知道了。最近与兄长谈论天下大势,一直引以为憾。

昔年淄青节度使王敬武薨,棣州刺史张蟾不服王师范小儿,起兵造反;朝廷亦觊觎淄青六州之地,派太子少师崔安潜出任节度使;王师范派出去征讨张蟾的大将卢弘亦拥兵自重,回师青州,逼迫王师范。

那是淄青六州最混乱的时刻,错过那个天赐良机,便再也没有机会了。而你连一镇节度使都不是,在这个乱世之中,又哪来的机会纵横捭阖、快意驰骋呢?

棣州邵家,当时没出头,那么也就这样了。

新朝邵圣,一力削藩,中原的河中、陕虢、宣武、天平、泰宁、感化、淄青等镇在他的打击下灰飞烟灭。而今地方上也就只剩一些藩镇余孽在默默潜伏,始终等不到作乱的机会。

若再稳定个二十年,等这些藩镇余孽都死心了,就更没机会了。

兄长大胆判断,今后若有改朝换代,一定起于洛阳,而不是地方藩镇了。也就是说,造反的主力从藩镇变成了禁军。他原本预计这个过程要花几十年时间的,但邵圣削藩削得丧心病狂,为此不惜延迟统一大业,也要打好地基。

削藩带来的结果就是天下精兵收于洛阳,有能力改朝换代的就禁军那拨人了。

他们这些地方小军阀,能做的就是坐观洛阳城头变幻大王旗,谁当圣人就支持谁,别无选择。

回到城中后,邵播兄弟没有耽搁。

邵扬自去衙署坐镇不提,邵播与家人一起吃了顿午饭。

看着桌上不甚丰盛的饭菜,他重重叹了口气。连刺史都这样了,可想升斗小民过的是什么日子。可恨还有那乐安郡王在吸血,简直了!他甚至都有些怀疑,圣人将乐安郡王的食邑放在棣州,是不是别有目的?整整五千户的财货,我多养一千精兵不好么?

离家之后,邵播带着数十骑一路向南。

从州城到黄河渡口这一片,人烟稀少,百业凋敝。

房屋破了没人修缮,田地中的杂草无人清理,道路坑坑洼洼,颇为不便。

时已六月,去岁种下的越冬小麦已经到了收获的时节,但田间地头却没有多少人。即便有,也以老人、妇人、小孩居多。

听到清脆的马蹄声后,在田间忙活的农人都战战兢兢,生怕又是来催课或拉丁的。邵播见了他们害怕的模样,催马掩面而去,无颜见本乡父老。

而在渡过黄河,进入淄州邹平县境之后,风物又陡然一变。

淄州,不知道多少年没打仗了。安史之乱那会就没怎么波及,其后的藩镇混战,也得以偏安,未被卷入。长时间的和平下来,淄州百姓的日子虽然谈不上多么富庶,但说一句安定确实没有错的。

邵圣东征那会可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摧残,但也很快结束,损失在可以忍受的范围内,故很快恢复了过来。

“淄州四县,往常也就和棣州六县差相仿佛,如今却是被人远远甩在后面了。”邵播下了马,在一处山野小店内暂歇,看着附近田间金黄色的麦穗,神色极为复杂。

驿道之上车马来往不绝。一部分向东,满载粮食、农具、布匹、盐茶等各类物资;一部分向西,则装运着大量粟麦、果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