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1(1 / 1)
等他走回桌前,坐下,脸上仍挂着两团喜色,只是那喜怎么看怎么像哭。这会连齐顺和白三望也看了出来,他脸上那是喜,要不是在进士楼,怕都要哭出来。
大概周中隐约有些猜测,齐顺和白三望二人是完全一头雾水。三人不着痕迹地把谢名之围在当中,不让旁人看到谢名之的脸。
第四十四章
随着越来越多的报喜声, 贺喜声恭喜声声声不绝,至最末一名白三望, 进士楼里已是喜气洋洋一处。人人脸上全是遮不住的欢喜,在这一片欢喜的海洋中,周中几人所在的一角, 却另有不同,一个个收敛着浑身上下的喜意,趁着人多掩着谢名之快步出了进士楼。
周中自个儿中了传胪, 一团喜意, 那看得谢中之原本悲伤之极却拼命地往脸上挂起一团又一团的喜笑, 硬拽了他去小院。
周秀和齐家姐夫白家堂兄准备的酒席上的酒俱让谢名之一人喝得净光, 嘴里还嘟囔着,“来,我敬诸位大鹏振翅, 青云直上,坐堂官,入内阁, 封侯荫子, 出高头大马, 入娇妻美婢……”
先还说的在谱,后面越说越不像话, 周中让周秀去夺他手中的杯子, 喝醉酒的人力气总比平时要大,周秀又不能下死手。谢名之挣开周秀的手, 拿着空酒杯一边往嘴里倒,一边指着周中几个人道:“别拿我的酒杯,我没醉,我一点都没醉,明儿我还要去贡院会试,我要中状元,骑着高头大马接我娘回来,接我娘回来,让那群狗眼看人低的奴才瞧瞧……”
说着,谢名之泪流满面,举着酒杯道:“娘,儿子定能把你接回来,娘,你再等等,儿子中了状元就接你出来……”
他又是哭又是笑,折腾了一大晚上,几人押着他硬给灌下一碗醒酒汤,又扶他上床,令他的小厮照看。
随谢名之上京的家仆是一个年若六旬的老苍头和小厮,苍头和小厮是父子俩,小厮去侍候谢名之。苍头替他家少爷告了罪,慢慢把话道来。
老苍头姓蔡,人唤蔡伯,是王氏的陪家。夫家就是湖州的谢家,谢家家中资财富饶。祖上曾出个正二品的尚书,但家中子弟不成材,渐渐断了仕途。好在有谢尚书在时留下的家底,谢家也是一地富豪。守着谢尚书的余荫,谢家很是过了一段好日子。可当谢尚书的好友学生一个个不在时,谢家也逐渐被人觊觎,连连给夺走好些良田和铺子。为此,谢名之的祖父发了狠逼着家中的几个儿子和侄子读书,偏谢名之的父辈都无甚天份,最好的一个也不过中了一个童生,连个秀才功名也无。
为此,谢名之的祖父特意给谢父聘了谢母王氏,皆因王氏是秀才之女,指望王氏能给谢家生下一个读书种子。为了娶王氏,谢家给的聘礼甚是丰厚了,王家不曾贪一分,俱给做了嫁妆又添上田地陪嫁了过来。那想王氏嫁于谢父三年无子,只得抬了一个丫头,那丫头肚皮争气,次年就产下一个男婴,成了谢家庶长子谢永之。这庶长子尚是小小童儿时就展露了读书的天份,连着请回来的夫子都说此子前程不可限量。果然此子刚过十五岁就中了秀才,自此一发不可收拾,举人,进士接二连三的中。才弱冠之年就成了二甲进士,又娶了前礼部侍郎家的千金,仕途颇是一番风顺,刚过而立之年已是一府之主。子凭母贵,母凭子贵,因着育了一个年轻的进士,其母的丫头身份俱让谢家掩了去,只道纳的是二房,掌了谢家。可怜王氏让一个丫头给压在头上,吃穿皆用的是自个儿的嫁妆。等谢永之做了县令,谢家称王氏病重给赶去庄上养病,这一养就是五六年,待谢永之升了知府,王氏给送到了寺庙给谢家祈福。
谢永之出世时,王氏本着血缘亲情,不愿夺了人家骨肉,并没有把谢永之抱在身边教养,只是摆了席面抬了那丫头做姨娘。待谢名之出世后,谢母更是顾不上谢永之母子俩,把独子当成心肝宝贝般养大。可谢永之这个神童相比着,谢名之没少受挨谢父的打骂,偏谢名之属驴打着倒退,谢父打的越凶,他越是讨厌读书,上课不是睡觉就是在纸上画乌龟。几回打下来,见他死性不改,谢父死了心,愈发的重视长子,等谢永之高中进士回来,谢父眼里早没了谢名之这个儿子。
疼爱他的母亲给送到了庄子,留在谢家的谢名之的日子陡然从云端跌落泥地,连吃个干净的饭菜也是奢侈,回回不是饭里有沙,就是菜里有小石子,要不就是别人吃剩的饭菜。那里谢名之才发觉不对,找了贴身的小厮,才知谢母早就给夺了管家权,之前他的吃喝全靠王氏的嫁妆补贴。王氏去了庄子,嫁妆到了谢父手中,可谢父一个男人那会管理嫁妆,自然甩手扔给了谢永之的娘曾姨娘,由着她管理,谢府谁不知晓谢母的嫁妆变相地到了曾姨娘的手中。
谢名之听说后,找到谢父很是闹了一场,说谢父贪了谢母的嫁妆,说谢父宠妾灭妻。父父子子,父为子纲。谢父那能由着谢名之说道,坏了谢家名声,按住谢名之就是一顿打,又把他关进祠堂,狠狠地饿上几日,又道谢名之身边的人挑唆爷们不学好,俱一一地发卖了。谢名之从祠堂出来,身边连个能使唤的人也没有,很是吃了一番苦头。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