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76(2 / 2)

加入书签

  邵氏见周中脸上没了怒气,方道:“他爹,俗话说的好人离乡贱,要不我们家去吧?”

  周中摇头,“此次出来,不仅是为了读书考功名,我也想借此改改老二的性子,也让几个小的长长见识,见见人情世故。”

  邵氏道:“老二给上次的事吓破了胆,如今胆儿也就比老鼠大那么一点,那里还敢生事。”

  周中长叹一声,这些日子,老二虽恢复了以往的灵活,可还是胆太小,有点风吹草动,立马缩了脖子。之前老二胆儿又太大,如今又太小了。

  “过犹不及。”周中摇头道。

  至于去处,自然是黔州府的官学,既在城中,又不要束脩,对他来说未尝不是一个好地方。

  周中在农家歇了一晚,次日又领着一大家子去了州府官学。州府官学设在城东,门面阔大又气派,不是南明书院可比。周中的脸上不由露出笑意。

  有斋夫领了周中一家子进了官学,绕过影壁,白墙青瓦,周中满意地点点头。可越往里走,白墙不再,青瓦成了片瓦,残垣断壁比比皆是,周中的脸越来越黑,这那有丁点官学的样子。

  周中运气再运气,实在忍不住,问道:“这不是州府官学吗?怎么会这样?”

  斋夫叹道:“秀才公,你也知道我们黔州不富裕,文风又不盛,三年出不了一个进士,上面每年给的银子堪堪维持日常生活,那有余钱修葺,这官学就一年年地破败下去。每年也只是修修外面,不至于丢了脸面。”

  周中讶意,“我记得近十来年我们黔州府都有人考中进士。”

  斋夫目露羡艳,道:“那是南明书院的学子。”

  接着他又叹道:“官学的学子几十年没有出个进士了。要不是秋闱还能中一二个举人,这官学早开不下去了。”

  “那学政大人也不管管?”周中道。

  可见又是一个读书读呆了的人,斋夫道:“凡是到我们这个地界的官那个不是一心想着离开此地,那有心管理下面。学政大人为了出政绩,也多是往南明书院跑,官学一年也来不了一回。”

  听了斋夫的解释,周中顿时心生不妙之感,急忙问道:“可有教授,训导授课?”

  “教授,训导倒有,一教授,三训导。不过如今官学里才三十个学子,那用得上这么多的教授和训导。今儿你来,明儿他来,大家轮流转。”斋夫再叹道。

  周中连连道:“有人上课就好,就好。”周中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