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05(1 / 2)

加入书签

魏朝的部族军提供了税赋, 这些税赋支撑了大魏朝的朝政。

  这些年了。大魏朝多有风雨飘摇的感觉。

  就像是中原人讲的,胡无百年运一般样。

  奈何这个大魏朝在流民的起义中, 那就是没倒下来。

  可今年不一样了。今年的开春,没下了雨了。三州之地的百姓在这等青黄不接之时, 又看不到未来的希望。

  朝廷的震灾?

  这个不用指望的。大魏朝一直的国策, 就是以杀止乱。把人杀没了, 乱子就不起来了。

  可三州之地的百姓太多了,千万的丁口。这如何杀?

  中原的百姓是温顺的,他们不在乎了头顶谁当皇帝?

  可老百姓是人, 是人就得吃饭。大魏朝的大皇帝和他治下的重臣让百姓没活路了?百姓能如何?

  自然反他了。

  于是,本来已经被大魏朝杀得势弱的流民队伍, 一下跟打了鸡血一样, 数倍,乃至数十倍的膨胀了起来。

  北方中原的大乱。东屠国的君王刘长石岂能不知道?

  若是刘长石不知道的话, 只能说军卫司和龙卫司的失职了。因为, 暗卫司主要针对了东屠国内, 龙卫司主要是针对国外的。

  这等情报部门就是君王的眼睛,时时刻刻的为君王盯紧了天下的一切。不管是外面的混乱大势,还是国内的阴谋阳谋。

  眼睛看到了什么?

  君王这个大脑肯定得知道。

  当然,如何处理了这些情报,这肯定是君王的安排了。

  “大魏朝乱了。”

  刘长石只能这般评价。

  这等机会来得有些突然吗?

  不突然。

  让刘长石等候了太久。

  只是,让刘长石有些拿捏不定的是大魏朝的流民,这突然膨胀的太快了。流民的破坏,刘长石是懂得的。

  这就像滚雪球的效应一样。

  它会越滚越大,直到失去了动力,呯的一声后,留下了一地的狼藉以及灾难。

  “东屠国……”刘长石念了他治下的国度。他在犹豫不决,他在左右衡量。因为,刘长石知道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这等机会千载难逢。那大魏朝的部族军统治已经被动摇了。被这越来越大的流民起义队伍给弄得动摇了。

  这是大机会,若是错过了,东屠国可就是错过了吞并大魏朝万里江山的机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