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55(2 / 2)

加入书签

  “战果统计出来后,第一时间汇报给我。”

  刘长石交待了一句。

  “诺。”

  刘长石的身边,随行的翰林是恭敬地应话。

  军机阁的翰林们,除了有学问以外。其实,更像是刘长石的助手们,帮助了刘长石来掌握了整个东屠国的权利。

  至于这些翰林们,全是清贵的职位。

  当然,任期有限,一旦到了任期,就必需外调。可以说,刘长石的目的更简单。那就是给了翰林们官小权利重。

  到底是接近了他这个君王,官位低,那也是近君王身边出谋划策者。

  至于将来……

  刘长石觉得,翰林们的选拔,还是需要一个更好的流程。不过,那是以后。因为,目前的东屠国还缺了人才啊。

  东屠国内培养的人才,这也是需要时间的沉淀。

  这一日。

  大胜让刘长石非常高兴。

  当然,出征的陆军也高兴。大胜战,战后肯定是要封赏的。

  对此。刘长石也是让各部队的主官们,接着武学院的规距,同样的要战后举行了总结经验的会议。

  一一记录,做到有记录可查。

  东屠国的军队,是一只新军。它的一切,正在成行,也正在成长。

  次日。

  灌口城留了守军。

  大部队继续开拔,前往了汉京城。

  这战争的开启,自然是没那容易结束的。说到底,参战是可以随意决定,结束却要看了时局。

  太元十年。

  夏。

  七月初一日。

  刘长石满了十二周岁的生辰。当然,在明面上,他应该是满了十七周岁的生辰。

  也是这一日。

  捷报传来。

  东屠国的军队,与南韩国的大战,取得了胜利。

  南韩国已经退出了新罗国的固有领土。

  从春末时,东屠国入新罗国以后,那可谓是节节胜利。先从京府道开始,一路横扫。这吹枯拉朽的程度,简直就像是冬雪遇上了烈日。

  那叫一个神速。

  作为新罗国的邻居,南韩国自然是不想东屠国这等外来者,占了大便宜的。

  要知道,彼时,新罗国的疆土,东屠国已经是战领了三分之一。至少,与南韩、高丽接壤的疆土,东屠国已经全部的征伐于统治之下。

  早有预备的东屠国,可不是打一票就走的流民。早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