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47(2 / 2)

加入书签

  王宫又是一场夜宴。刘长石这位君王饮多了,微是醉意。所以在这一晚,付明月听到了,他的夫君的醉语。

  对于偶尔里,喝醉后,那是倒头就睡了的夫君。

  付明月瞧得出来,夫君有些醉,偏偏又没真醉。

  因为,真醉了,刘长石就是睡着了。所以,半醉半醒之间,刘长石让妻子付明月扶回了寝宫之中。

  他饮了醒酒汤后。

  人倒真是清醒了不少。

  “夫君,可好些?”

  付明月关心的问道。

  “已经好多了。”刘长石回了话,就是让宫人备水,他要沐浴。

  等刘长石沐浴后,再回寝宫时。他的妻子付明月也是已经沐浴好。夫妻二人这时候,都是简单的便服。

  没让侍候的宫人继续打扰二人世界。

  夫妻二人独处。

  “夫君,春忙的农耕后,真要对新罗国发起了战争吗?”

  应该准备的,刘长石已经准备了。

  在刘长石看来,目前的新罗国已经是乱成了一锅粥。当然,这中间添油加火的角色,刘长石在暗里当了幕后的黑手。

  若不是刘长石的支援,那新罗国的造反的流民,肯定不可能掀起了如此大的势力。要知道,在这半岛的三国之中。

  贵族豪门的势移如牛毛,更加的顽强啊。

  奈何流民有外挂,东屠国在背后当了两方的裁决者,以及中间商。这挣得钱财,海了去了。掏的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更是发大发了。

  这不。

  东屠国的户口,那就是长到了三万余户。十万余的人口。

  可以说。

  这等人口,在这等时代里。也算是东屠国这座海岛的容纳底限了。

  再多,就容易动摇了根基。

  到底这个海岛之国,土地面积太小了啊。这毕竟是封建时代,是农耕时代。而不是工业时代的人口吸纳。

  “是的。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明月你也清楚,东屠国已经到了关键的时刻。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刘长石坐了榻上,他目光悠悠,里面有一种野望。

  “我要带领了东屠国,走上更宽更广的道路。”

  “如今的东屠国就像是一个少年的孩童,它的长大需要养份,需要空间。”刘长石说这话时,是真情实意的。

  想发展了工业,也是要土地和人口的。

  东屠国的盘子太小,哪怕有贸易的加血量。也不形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