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35(1 / 2)

加入书签

>  得了礼物,又穿着新衣裳。刘玉娘这位小姑娘的心情特别好,至于小伯玉?小伯玉是不在意这些外物的。他就是笑得开心,还乐呵呵的一边得礼物,一边反映慢几拍的给长辈躬身拱手,行了小君子之礼。

  荣娘一家人自然都是在祥和的气氛里,过完了两个小孩儿的生辰日。

  要说起来。

  本来今个春,荣娘家还有一桩喜事的。就是大姑姐王遂娘的婚事。奈何去年咸安帝驾崩了。于是,这一场婚事就是拖后了。

  要到了今个儿的冬,才会举办了大姑姐王遂娘的婚事。

  因为大姑姐的身份落实了,所以,全家人都是一真唤了大姑姐的新名字。也免得哪儿出了差子,怕是唤了旧名儿,留了后患嘛。

  这一日,响午后。

  荣娘家的小铺子继续在营业。

  小玉娘年纪都四周岁了,倒也是乐意有了自己的小交际圈子。自然的荣娘、刘之烨也是乐意儿子小伯玉也有了他的交际圈子。

  于是。

  荣娘就是每一日给两个孩子备了一些小吃食。比方说,家中的豆渣馒头,荣娘就是专门做了微小型号的。那就是给两个小孩儿,一人装了一个小匣子。

  由得两个小孩儿天天拿了好吃的,去逗弄了三榕巷子里的同岁小童儿们。

  小玉娘自然乐意跟女孩儿们玩了一块儿。

  至于小伯玉自然就是跟男孩儿们玩了一处去。

  三榕巷子是一条只有一头巷子口能出入的死胡同。这出入的方向,自然就是荣娘家的这一条巷子口。加之,三榕巷子也是归了秀水里坊管辖。

  所以,荣娘挺放心一双儿女在巷子里玩耍赖的。

  只要她家做买卖时,把侧面的两扇木门窗户打开了,一眼儿就能瞧清楚了,巷子头这一段发生的事情。

  毕竟,荣娘也是专门叮嘱了两个小孩儿,只能在巷子头这一块儿玩耍。不许离开了大人们的视线。

  这会儿。

  天还是挺热乎的。

  可在这个普通百姓节省的年代里。普通百姓家的小孩儿,那肯定得馋嘴儿,毕竟,大人们节省了,小孩儿容貌饿了肚子。

  不能吃个全饱,也就是混一个半饱的生活。

  荣娘就是瞧见了,她家两个小孩儿回回拿了食盒匣子,自然引来了许多的小伙伴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