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60(2 / 2)

加入书签

李斯被他气得脸色发白!

嬴政看得分明,却对李斯和韩非师兄弟二人反目的事情故作不知,只用深沉的目光缓缓从正殿之中的大臣身上一个个扫过。

可年仅二十二岁帝王的视线却让他们全都不由自主的跪伏在地,不敢直视。

大臣们没有人清楚,嬴政强大的气势是在无数阴谋诡计和征战杀戮之中磨砺而出的。

他一步步走来,成就了不世功业,而正是这些成就反馈在本就不可一世的嬴政身上,让他越发自信强大,无人可以比拟。

好不容易下了朝,大臣们三三两两聚集在一块,低声谈论着刚刚令自己心脏紧缩的君王。

冯去疾和彰黎都是经年老臣,为人也十分低调。

可此时,冯去疾偏偏凑到了彰黎身边,赖着不肯离开。

他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却压低看声音说:“彰黎相国,我有一件事情十分疑惑,还请相国为我解惑。”

彰黎四平八稳的向外走,低声回答:“哦?你我同朝为官,冯相国有何事看不清楚,需要向老夫询问呢?”

冯去疾心中低声骂了彰黎一句老狐狸,可脸上却笑容不变。

他摆出真心诚意神色的说:“这两年如此大动干戈的征召天下贤士,似乎有其他打算?”

彰黎思陈片刻,考虑其中得失之后,回话道:“此事,老夫也只是心里有个猜测,国主心思深沉又没有兄弟,是否如此想的,老夫就不能确定了。”

冯去疾眼中显出些许急切,赶忙说:“那相国猜测国主的意思……?”

彰黎忍不住笑了一下,伸手对冯去疾点了两下,轻声道:“冯副相未免太小心了,老夫的话都说到了这个地步,你还装什么一无所知呢?”

冯去疾只好褪去焦急无知的神色,尴尬的笑了几声。

他将声音压得极低的说:“难道国主真的打算就此设立郡县了吗?”

彰黎不由得叹息了一声,平静的说:“太上王当初就和兄弟们不亲近,他是因为什么被送去赵国做人质的你也清楚。所以,太上王没有大肆封赏兄弟是情理中的事情,无可指责。等到了国主这里,甚至连兄弟姐妹都没有了,从小又被昭襄王和太上王轮流带在身边教导,更没有什么亲近的堂兄弟。他们的血缘已经太远啦,又没有深厚的兄弟情谊——还封国?封国这不是明摆着再演周朝的诸侯之乱么!”

冯去疾心中也是这么想的。

可是,不封国而完全设立郡县显然要受到许多人非议的。

自己功成名就了,就忘记了血脉相连的兄弟们,无论如何是一件不够仁厚的事情,若是传出去,恐怕又要被灭国的六国遗民拿去说嘴了。

冯去疾心中这么一想,脸上就显出了苦相。

国主从还是太子监国的时候起,浑身上下就已经显露出了言出必践的强韧心性,只要事情是正确的,他可以不在乎一切非难。

眼下,国主已经登基,就更没有人能够劝阻他了。

尤其,冯去疾自己也是赞成郡县制的,他实在没办法违背自己的心意劝阻国主,说什么封国更有利于安抚当地百姓的鬼话。

犹豫了一会之后,冯去疾见彰黎眼含笑意的审视着他。

他心中一凛,知道郡县制的事情八、九不离十了,恐怕国主还亲口对彰黎说过!

冯去疾暗暗腹诽着彰黎为人不地道,口中却赶忙说:“我也觉得不封国极好。”

彰黎点了点头,温和的说:“是啊,反正百年之前已经有了划分郡县的习惯,眼下能够重置郡县,将各地划分出来由国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