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29(1 / 2)

加入书签

到底是被送走的郑国、韩非二人,还是带着刀枪杀进来的秦军。

“韩国死伤超过三万人了,可以撤军。”白起看了看送到眼前的战报,满意的点点头。

但他的话还没来得及下达,嬴政已经开口道:“武安君,等到十万人如何?”

白起沉思了片刻后,点点头,认真的说:“有些冒险,但是并非不可。但这个时候,恐怕韩王已经坐不住向赵国和魏国求救了,若是等到韩国军队死伤过八万人,恐怕赵国和魏国也该坐不住,准备调兵前来救韩了。老臣不知为何小公子非要选择如此冒险的做法?”

嬴政看向白起,笑了一声。

他在这个从死人堆里面爬出来、浑身上下都充满了凛冽杀气的老将面前的时候,从来不想掩饰自己的本性,因为他们都是同一类人,喜欢战争和胜利带给自己的成就感。

只听嬴政语调平静的说:“真人面前不说假话。长平之战后,赵国青壮几乎尽数死绝。赵王昏庸,燕王也不差。明明国内满是反对的声音,几员大将也都觉得无法战胜,可燕王竟然一意孤行,硬是派兵攻打赵国,想要趁虚而入,从赵国身上讨些便宜。且不论结果如何,原本唇齿相依的两个国家之间的关系迅速恶化。等到邯郸之战的时候,燕国更是再次趁乱偷袭。可赵国平日就需要四面迎敌,但论战斗力,哪怕我秦国的战士也未必更加优秀。赵王在逃亡路上派出廉颇和乐乘分为两路迎敌兵,硬是将之前还耀武扬威的燕国军队狠狠打了回去。燕赵之间的关系因而越发恶劣,三天两头大战不断。加上廉颇自尽的事情对赵军士气打击极大,赵王再想出兵韩国,恐怕也没有多余的力气了。”

嬴政说到此处看向白起。

白起立刻赞赏的点头,用鼓励的语调说:“小公子请继续讲。”

嬴政清了清嗓子,继续道:“魏国与齐国领地相接。我离开前,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派人去魏王宫中,为他死了两年多的女儿发丧。第二件则是,请华阳夫人出面,让她对太子言‘求娶齐王家中一名淑女为妻’。魏王给他女儿什么命令,他自己心知肚明,以魏王胆小怕事又惊恐多疑的性格,只怕傒公子和他女儿同时发丧的事情一入耳,魏王已经吓得夜夜不能成眠。而齐国为东方诸国之中领地最为辽阔的国家,虽然国力未必最为强盛,相对于魏国已经具有足够的震慑作用。两件事情加在一起,魏王必定认为秦、齐两个联合。魏国自保尚且不及,怎么会分出兵力派往韩国。”

嬴政说着,露出一抹志在必得的笑容。

他信心十足的开口:“韩国剩余的兵力顶多十五万,只要有武安君坐镇,以我大秦十万兵力对战韩国十五万,岂不是手到擒来?!”

白起惊讶不已的说:“什么?小公子的目的竟然是灭韩?!”

嬴政微笑着点点头。

从他脸上一丁点都看不出去早在开口讨要韩非和郑国的时候就已经再算计此事了。

没能够得到嬴政的回答让白起浑身都难受。

他追问道:“小公子是何时想到此计的?”

白起刚刚开口猛然顿住声音。

他瞪大双眼,不敢置信的说:“难道两年多之前子楚公子压着傒公子过世一事的时候,小公子就有了这样的想法?你、你那时候才三岁!”

嬴政平静的说:“六国之中,唯有韩国最弱,无精兵、无良将、无贤臣、无英主,难得苍天降下一个韩非,可他从来没得到过韩王的重视。这样千载难逢的机会,若是我们不能灭掉韩国,恐怕日后就难遇了。”

白起狠狠倒抽了一口气,看着嬴政的眼神已经彻底改变。

他神色郑重的整理了一番套着铠甲的军服,大步走到端坐的嬴政面前,跪在地上,深深俯首叩拜。

白起口中道:“小公子所言不虚,你会比国主更加优秀,建立无人可及的伟业。老臣虽然不才,却愿意相仿姜太公辅佐武王,以残躯征战沙场、马革裹尸。”

嬴政看着跪在自己面前五体投地的白起,满意的笑了起来。

他亲手扶着白起起身,认真道:“武安君愿意辅佐政,政求之不得。至此以后,必不相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