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82(1 / 2)

加入书签

气息,让他很不舒服。

衍圣公并安国公孔传钊是个看外表四十来岁的中年人,气质同静妃和她弟弟如出一辙,但相比静妃的清冷,更显温和,站在一边老神在在不多言也不多语。

有意思的是他竟然会摸鱼走神,延昌帝点了他的名字他半天没反应,等反应过来振振有词表示他又想到了某个重要的学术问题,灵感突如其来他也没办法控制,错过必定终身悔憾云云。

延昌帝不但没有计较还许了他继续想,看这态度显然已经不是第一回了。

最后是观众们期待已久大名鼎鼎的文华殿大学士张廷玉。

在原本的历史中,张廷玉和现在一样也是位极人臣,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内阁首辅,首席军机大臣,且被雍正临终前托为顾命大臣。

虽然晚景有些坎坷,但纵观一生历经三朝,且成为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的确是个人物。

张廷玉看外表略微比刘延敬稍年轻一些,留着山羊胡,板着脸的时候有些威严,眉宇一松,就带出几分慈和。

朱珏从弹幕刷出他的平生,结合他跟延昌帝相处时的点滴,确认他是的的确确的皇帝党,一切以延昌帝为首,对立太子之事不发表半点偏向性意见。

朱珏仗着人小又顶着公主的名头,在众人议事时赖着延昌帝不走,跟着听了几回,延昌帝也不知道出于什么心思,竟然也没赶他离开,真的让他在旁听政。

卫国公对此发表过意见,值得一说的是向来跟他争锋相对的刘延敬竟然也破天荒支持他,洋洋洒洒说了一堆危言耸听的话,还列出了几个例子,什么太平公主安乐公主。

然后朱珏听到了一个陌生的名字:坤荣公主。

刘延敬原话是“……及昔年坤荣公主九成之变”,只提到了这个名字,以及一个“九成之变”的名词,但他能将这位坤荣公主与太平公主安乐公主等摆在一起,可见这位肯定是干了什么与皇位有关的大事。

朱珏当时便对这位坤荣公主升起了无限好奇之心。

同好奇的还有各位观众,大家纷纷给这位坤荣公主按上了各种猜测。

他试探问过延昌帝,却被他三两句挡了回去,问过陈氏,被她一脸惊慌呵斥不许再提,姜尚宫和琉璃更是一问三不知,只能作罢。

不过也间接说明,这位坤荣公主肯定是干大事的人。

关于他在旁听政的事,被延昌帝以幼儿无知搪塞过去,刘延敬原本还想不依不饶,在见延昌帝动怒后收了回去,不再多言。

但之后对朱珏再无之前的亲近态度。

“公主,天凉,我们回去吧。”叶蓁儿出声打断了他的思绪。

朱珏回过神来,抬头看了眼阴沉沉的天空,抱起在落叶上打滚的滚滚,回了关雎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