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6(1 / 2)
相。
当然现在说这些还早得很,少说也得二三十年后再看。
不过对大多官僚功勋来说,送子侄进入宫廷成为御前侍卫,却是比科举更好的一条路。
大殷虽然取代了大清,却仍然出现和大清一样和侍卫制度,作为皇帝近臣天子侍从,不管地位还是待遇都是极高的,譬如魏三儿,他才十九岁,却已经领着正三品一等侍卫的官职了,只比他作为尚书的父亲低一等。
而且今后军职文职基本随他选,走军职可以外放做总兵提督,或者努力一把留在皇帝跟前做侍卫内大臣,走文职要么少卿侍郎,更甚者内阁拜相,
不过这些前提是能叫皇帝器重,否则就只能领着国家津贴混日子了。
当然以上这些不是朱珏一个人总结出来的,是群众的智慧。这些日子他常在紫宸殿进出,延昌帝以为他人小不识字,桌上的奏章之类完全不避讳他,他也不用亲自去看,只调整角度给观众看就好,自有学历史古文的之后帮他翻译。
几次下来,对前朝有些事情也算了解了一些,至少知道了不少官员的职称和姓名,以及最近都有什么大事发生。
而且古代奏折也不像他想的全都是什么国情大事,鸡毛琐碎的不少。譬如顺王喜爱四处游玩,前些日子跑去了大草原,给延昌帝写奏折花式炫耀他打猎,什么鄂尔多斯遍地兔子,个个四斤八两以上,怀孕的兔子重达五斤,末了还贱兮兮反问皇上在京城没见过吧?
延昌帝朱批三个大字:知道了。
隔了三天顺王又递折子上来了,啊,鄂尔多斯兔子真多,多的都跑到他的帐篷来了,亲爱的陛下您啥都好,就是没见过这么多兔子,遗憾啊。
“陛下一欠缺处,为未见如此丰满之兔,内心颇觉遗憾。”
然后又炫耀他一天就打了一百多只,拉弓拉的手都磨破了云云。末了还要补上一句:臣写这些不是故意气陛下眼红,而是兔子真的太多啦!真的不是欺瞒您哟!
“臣缮此等情由,有令陛下内心焦虑之理乎?并非无策谎编缮之。”
延昌帝朱批两个大字:速回。
朱珏看得直乐。
虽然还没见过这位顺王,但从奏折就看得出是个十分有趣的人。
还有弘文阁大学士刘延敬上折子想请假去泡温泉,写得那叫一个肉麻煽情。
“恭惟皇上至仁大德,养育群生,诞膺万寿无疆之福。太阳余照,覆露臣工,凡先后在廷诸臣,多得以禄寿功名终其身者……容臣调治旬日,略可胜衣移步,即匍匐御前,恭聆天语……臣不胜感恩鸣谢,惶悚待命之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