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7(2 / 2)
话一落音,就见自家主公那张黑的快下暴雨的脸,吓得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扣头请罪。
“够了!”秦伯大喝一声,拼命压住心中的怒火,声音像从牙缝里挤出来似得,“大军开拔,都他姥姥地撤军!”
好,很好!天下乌鸦一般黑,都他老子的大忽悠!一个都靠不住!
而远在武城的楚王正和执政子囊在户外看风景吃土特产呢,好一个阳光明媚秋色盎然的天气,楚王笑着问令尹子囊:
“子囊啊,你看这主意如何?”
“还是大王英明,此计甚好甚好!”
楚王心想,那是当然,我倒想问问你这执政是怎么当的,越活越回去了?他当然知道晋国锋芒正盛,坐在君位上的毛头小子不是等闲之辈。不能直接开战,要打,也只能在缓冲地打,比如陈国,比如郑国。将大军开到晋国,在晋国本土作战,不是吃力不讨好么?而在自己本土作战,他傻了不成?让别国军队在自己的疆土开练,就是踩死一只蚂蚁,那也是楚国的蚂蚁。他绝对有理由相信,孙周的诸侯联军绝不是吓唬人的。这一届诸侯联军可都想在那毛头小子面前好好挣表现,以求得到晋候庇护。毕竟这一任晋候说到做到,救援别国总是亲自领兵督战,士气能不高涨?
亲自领兵,这种事跟年轻人比实在够呛。楚王想着想着便有些郁闷。他抬手摸了摸伤毁的那只眼睛,感觉隐隐作痛。哎……看来要变天了。
秦军雄赳赳地来,灰溜溜地走。对晋国人来说,只有四个字作为回应——懒得理他。
晋国虽然饱受饥荒,孙周带头节衣缩食赈济百姓,卿大夫各级官吏也不敢奢靡无度,所以国人的日子马马虎虎,还过得去。百姓深感君恩,反而士气高涨,倒是意外收获。
孙周与那玉用午膳时,见那玉吃的清淡,把山珍贵羹退了回去,让膳夫取来与孙周一样的清淡素食。他半开玩笑地说:“让夫人也跟着节衣缩食,这让为夫很没面子。你其实不必如此,别人看不到,你一个人,饭量又小,又能用多少食膳?”
此时是分食之制,两人一同用膳,膳食不同也很正常。
“你也不必如此,在公共场合做做样子不就罢了?”那玉笑着说,“其实素食对身体更好,不然吃的肥肠满脑多可怕?要再节俭一些,我们同食一份也就够了。”<b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