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4章 灭三国(2 / 2)

加入书签

【唐高宗,作为一个夹在他爹二凤和唯一的女帝中间的皇帝,他算是被低估得相当严重的皇帝之一。就他对苏定方的反应,驭下之道,以扬我大唐将士之威,哪一样不干得漂亮。】

【将在外征战,代表的就是大唐,苏定方既然答应饶都曼性命,那就是代表了大唐。倘若此时的唐高宗无视苏定方的承诺,试问从今往后,各方诸侯还能相信大唐的将士们说的话?失信于天下人,也必丧其威。】

【作为一个皇帝,掌握天下

,不可能总揽天下大权,相对于拿着权利不放,难道不是知人善用,懂得放权,才能治理好国家?在这一点上,唐高宗跟二凤学得是相当的好。对苏定方,高宗看重苏定方的信义,便是真正拿了苏定方视为国之栋梁,因此他才会愿意守护苏定方的信誉。敢问听到一个皇帝愿意保全他的信义,苏定方能不对这样一个皇帝感激涕零,肝脑涂地以报之?】

【不过是放过一个手下败将罢了,既可扬大唐之信,又能得一个忠义之猛将,何乐而不为?】李世民以肉眼可见的更高兴了。好儿子,真是他的好儿子,事情干得漂亮,太漂亮了!哎哟,他怎么从来没有发现他这儿子竟然有他的风范呢?

李治!!!

【接下来,必须又是封赏环节,苏定方因功被加赐邢州钜鹿的实封食邑五百户。也是在这一年,二月十日,刚生擒都曼,献俘洛阳的苏定方随高宗巡幸太原。三月十日,苏定方被任命为熊津道行军大总管。对,苏定方又要再次出兵灭国了。】

【没办法,在苏定方收拾都曼的时候,百济小国恃仗高句丽支持,多次进犯新罗,新罗王金春秋上表求援,本来唐朝已决意东征百济,但苏定方此时尚在西域,故高宗迟迟未命将出师。等苏定方什么的,这时候的大唐看着最能打的人就是苏定方了。再者,像苏定方这样出兵即灭国的主儿,比起派不确定的人出战,损兵折将,劳民伤财,必须是一出兵即能荡平边境,更值得一个帝王下令。】

这话就更不假了,谁乐意仗打得反反复复的,不过是因为手下没有那么能干的将士,只能退而求其次罢了。于李治来说,他分明有这样的帅才,他为什么要退而求其次?那才是脑子有问题好吧!

【唐军从城山乘船横渡黄海,直抵熊津江口。百济军沿江屯兵据守,苏定方一看即从东岸出兵,依山摆开阵势,与百济军交战,唐朝海军扬帆前行,覆盖整个海洋,相继到达。这黑压压的海面上都是船,就这阵势,足以令人闻风丧胆。于气势上胜人一等,打起来,有苏定方在,还怕唐军后退吗?不出意外,百济战败,阵亡数千人,余众奔逃溃散。】

【唐军大部队乘潮而上,兵力更盛,战船首尾相连而前,驶入江中,飞桨击水,擂鼓呐喊,苏定方率兵、骑兵夹江并进,直逼真都城。唐军距城约二十里时,百济倾国之兵来战,苏定方率军迎击,大败百济军,斩杀一万余人,唐军乘胜攻入外城,百济国王扶余义慈及太子扶余降向北境逃去,苏定方进军包围百

济泗讹城,扶余义兹的次子扶余泰自立为百济王,率众坚守城池。】

【只是扶余义兹的孙子扶余文思见大势已去,率左右从城上缘索而下,很多人追随之,扶余泰无法阻止。此等良机,苏定方岂能错过,当即命士卒登上城楼,树起大唐的旗帜。城中更加人心惶恐,扶余泰无可奈何,只好开城投降。这时候,百济大将祢植又带着扶余义慈来降,扶余隆与百济众城主

都前来奉表归诚。自此,百济平定。其国地分为六州。显庆五年十一月一日,扶余义慈及扶余隆、扶余泰等五十八人被苏定方献俘于东都洛阳则天门。】

MD,为什么苏定方灭国灭得比吃饭还要容易?

无数人都在心中问出同样的疑问,可惜,无人能答之。

【前后三灭其国-西突厥、葱岭三国、百济。皆生擒其主的苏定方,一生驰骋疆场十数年,北击颉利,西灭突厥,东平百济,南镇吐蕃,纵横万里。西域诸国震慑降服。唐朝立国二百八十九年,其广袤疆域至高宗朝达到巅峰,唐朝的声威随之播及西北边隅和东方遐邦,既为中原的稳定繁荣奠定基础,同时也促进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对现今中国版图的形成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