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9(1 / 2)

加入书签

连川,你太不懂事了。”

  陆连川捂着眼睛,沉默了好久,他平静道:“我想到我哥去过的地方看看,外婆,这是我一直以来的一个愿望,我来了,就不会再听您的回去,我一定要做点什么,为了我哥,为了我心里想的,为了我这身军装里裹着的这颗心。”

  他深吸口气,笑道:“外婆会懂的,外婆你最懂我。不要担心我,我会出色的完成这期任务,高高兴兴回去,带着我和我哥完成了的心愿,自豪的告诉您,这是我献给您的荣光。”

  陆连川说要,按了电话,转头平复情绪。

  院长调侃道:“我发现你挺会说话的,这一套一套的,我就说不来这个……”

  陆连川眼角一弯,弧度漂亮又明媚:“以前以为说这些话很难,可后来才发现,真把心里话说出来,其实很简单。因为是真心话,所以比表面上的安慰敷衍更容易。”

  院长比了个赞,拍了拍他肩膀。

  “队长,第六期医疗救助队已经乘机离开。”

  航站楼外,飞机慢慢滑行。

  第七期的医疗救助队集体起立敬礼,送别同僚战友。

  一声哨响。

  “调度完毕,全体都有,拿行李,集合登机!”

  弗沙基地驻扎区内,刘皓大步走开,敲了敲门:“温少校。”

  温槿漱了口,开门,素面朝天。

  这里缺水,每到这个季节,因附近无水源,驻地储存的水还需要分给附近同样缺水的难民,因而驻地里的维和兵们都尽量少用水。

  刘皓在节水一事上十分有经验,还公开讲过他的经验:“刷牙漱口只需三口,一口吐,第二口喷到牙刷上洗牙刷,第三口咽了,完美。”

  温槿:“……”咽不下去,做不到。

  “温少校,第七期医疗队今天中午到,队伍里有六位女同志,您还和她们一起住,住医疗队那边。”刘皓指着旁边那座像白皮车厢的矮房子。

  “好,知道了。”

  “等她们来我再叫您。”刘皓说,“您熟悉熟悉。”

  第七期医疗队到达弗沙维和基地时,黄沙漫漫,基地周围到处都是席地而居,因战争而流离失所的难民,拖家带口,就在着寸草不生的地上搭起简易的布棚,遮阳防沙暴。

  各国驻地都在此处,用铁丝栅栏围起来,割裂成一块一块的,陆连川站在来接他们的装甲车上,观察着弗沙的地形。

  “这半年还好,偶尔有局部小冲突,自杀式袭击之类的,但大多数时候还是很稳定的。”维和总指挥长介绍道,“政府军在富亚达山地,离这里五公里远,一如党武装力量偶尔会来骚扰指挥所,但总体来说,弗沙还算不稳定中的稳定区。”

  “不用安慰了。”院长笑道,“再稳定中的稳定,我们这些穿白大褂的,工作的地方也在战区。”

  总指挥道:“国际惯例,交战双方不干涉国际医疗救援,不过尽管如此,还是要辛苦你们了。”

  院长拍着陆连川的肩膀说道:“还没跟你说,这是野、战外出来的陆连川,陆中尉。他是这次我们医疗任务的主力军啊,是我们的中流砥柱。”

  陆连川与总指挥敬了礼。

  总指挥道:“好,辛苦你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