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9(1 / 2)
沈氏身为厌胜禁术之主犯,兼多年前一条婴儿命案在身,判斩立决。徐清如蓄意谋杀徐允瑞、谋划倾覆抚宁侯府,并罚,判斩立决。
听到判决的那一刻,沈氏母女当堂晕死。徐清如却始终平静如水。
抚宁侯拒不肯让沈氏与徐清如在死后葬入徐家祖坟,弘景帝下旨,恩准定国公府为沈氏收敛。定国公世子沈云向弘景帝请旨,一并料理徐清如的身后事。
彼时,卫简正在东宫指导皇太孙学习第二组拳法,从太子口中听闻此事,沉默良久。
自私凉薄如抚宁侯,恐怕终其一生也不会承认,他自己才是抚宁侯府这场悲剧的始作俑者。
“西南最新军情,三路大军已经攻破南安国国都,南安国国君早已被兵变的丞相夏侯跖鸩杀,夏侯跖负隅顽抗,死于乱箭之下。京畿防卫现已由三路大军掌控。”太子将话题转到西南的战事上。捷报传入京城,早朝之上人心雀跃,弘景帝也是面含喜色。
确是一件大喜事,但见太子的脸上隐隐笼着一层阴霾,卫简不解:“三哥,你为何如此忧心?”
太子正色道:“父亲对南安国的想法由来已久,如今这种情形,恐怕已经有朝臣们开始上书趁机解决南安国。”
三路大军都开到对方的家里去了,还有比这更好的时机吗?
卫简:“三哥以为时机不妥?”
换做旁人,卫简会以为他杞人忧天,但以太子的谋略和眼见,他若觉得又不妥,那就另当别论了。
太子:“南安国在西南诸国中虽不是实力最强,但能侵占南播州三府十一县数十年,其军力可见一斑。如今国内虽一片混乱,但说到底,乃政变所致,国帑、军力并未过度消耗,朝臣、民心未失,国君虽死,但太子却仍健在。此时诏归为属国,恐怕会激起民愤……”
沉思片刻,卫简蹙眉:“可曾向陛下陈情此顾虑?”
太子摇了摇头,左右没有旁人在,便直言道:“父皇登基,这已经是第四十二个年头了,东南倭寇已平,北境这几年也大致稳定,父皇已然有意腾出手来整顿西南。或许,当日答应出兵相助南安国平乱,就已经存了这份心思。这个当口,扫兴的话,父皇是听不进去的。”
这倒是,弘景帝近几年确是手腕柔和了些,不像早些年那样一言不合就罢官抄家砍头,但骨子里却依旧强势□□,但凡是他心里早有决断之事,任凭朝臣如何劝谏,最后都无法撼动。
这便是弘景帝。
此种情形,卫简一时也是束手无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