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八章(2 / 2)
在场江南读书人:
江南读书人很想说,不要地图炮啊。不要说得这么恐怖。您这么一说,岂非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老朱又重重喝到:"杨士奇!"杨士奇一激灵。
老朱: "你既想出了南北榜,怎么就没想出遏制绍兴师爷的办法呢?"
其实并没有听过南北榜的杨士奇:"?"
【怎么说呢,站在现代的官职架构回望古代。真的!很怪啊!
审计就该单独审计,监察就该和纪委or监察委那样专门负责反腐倡廉、党风政风处理。案件处理啥的,那是法律系统去处理。这种都该独立于民生的职能,也都该拥有差不多地位的重要机构,却出身低微、品阶不高。
当然,大明还有都察院系统,御史们,是,他们也有监察技能,他们确实也都和普通官员一样,进士出身,可以正常升迁不会被歧视。
但是——哪怕是对接地方的十三道监察御史,他们也只是充当着类似中央巡视组(实际上还接近于一个移动的中级法院)的工作。
而每省配备的“按察使”、 “布政使”、 “都指挥使”,是按照刑狱、钱粮、军事,这种划分。没有跟着层层架构同样平级的监察系统。
落到更下面的,监察的重任就被“卑官”照磨们承担了。
啊,小小的身躯,大大的责任。】
【监察就该是监察,它不该和任何行政工作重叠。
假如它属于行政机关下辖,会使得它在履行工作时缺乏有效性、权威性。明朝的照磨,设的很寂寞。】
才夸过那些照磨们尽了人臣本分的文官们:....怎么多干活反而还是错的呢?
话到这里,光幕突然又动了,闪出了一张官制图。
【所以,2018年我国重新对监察系统进行调整,彻底把它从行政权的从属中剥离,上升为国家权力。
和口口、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完全平行,直接对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负责。在这个基础上,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垂直的监察委员会,使监察权毫无阻拦的层层落实、辐射到最基层。】
这段话很重要。
但实际上大家现在的心神都没在它上头,而是呆愣愣的瞧着那黑白的图片。
原本是皇帝待着的位置,是一个他们听过简称,但此刻看到了全名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它下面只有一个框框,叫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再下面,才小小的分出了枝杈,写着国家主席。可是奇妙的是,上头提到完全平行的五个机构,不属于国家主席管,而是常务委员会管。
每一级的政府,竟然又都指向相应的人大。
太怪了,太怪了!
合着之前那个被网友说可以当人民代表的高考生,是要坐到那么高的位置吗?比国家主席——那是那时候最高统治者了吧——还要高吗?只是因为提出了调休?
又对为人民服务这句话多了亿点点更深的理解。
老朱喃喃道: “军委……就是军权吧?这我明白,独立的军权。那□□大概就是六部。法院大概是管断案的,这我知道。检察院是什么意思呢?"
超纲了,在场的文臣都蒙了。
朱棣也喃喃道: “我看那口下面,还有个司法部。怎的,司法部和法院又不一样吗?他们兔朝的案子到底是怎么判的?"
朱橚道:"文化和旅游部……怎么旅游这点小事,竟能和国防部什么的平级?!"吃喝玩乐啊!兔朝你怎么回事!最纨绔的王爷看了都害怕!
&
#34;中国人民银行、民政部、财政部、审计署、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郁新狠狠落泪的读着跟自己有关的一大堆部门名称,痛苦面具: "陛下,若按这个分法,不止得加2个侍
中,户部得加好多好多个人。"
朱樉擦汗: "这么多人,分的那么细,要是全部直接向皇帝汇报,皇帝也处理不了吧。如果这样的话,内阁还真的得要了,现在的六部尚书在里面汇总这些信息,然后让皇帝决策。"
朱元璋&朱棣:..
虽然很想堵上朱樉的嘴,但是连老朱这样的精力达人看了都望而生畏。
朱元璋: “内阁再议,侍郎增加对应专属部门这件事可以考虑。像水利部、教育部这种特别明确的,提高地位。"
太多了,这一P讲的东西也太多太多了。它和科学技术还不一样,都是真的随便一改就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
【朱允炆裁撤照磨所,到底有没有考虑到主官、首领官之间的矛盾不得而知了。就结果来看,还是非常保守的改革,并让渡了中央的权力。
相比较他的做法,up更欣赏老朱,虽然也是有许多不足,没有认识到监察的本质,无法脱离前代的框架,但他在反复摸索里,已经踏出了很多监察系统的新路了。这种魄力,正是有别于他和其他皇帝的区别。
明亡后,清政府再次捡起了这个被丢进垃圾桶的照磨所。仍然有学有样的设了很多照磨,虽然结果也是差不多的。
但,有总比没有强。
毕竟官僚系统绝不可信,而监察是一把时时刻刻架在官僚系统脖子上的刀。
放到现在,它则在提醒我们时时刻刻要保持自我革命,不要忘记初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