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0 章 崇祯:擦擦口水(1 / 2)
崇祯皇帝用惊疑不定的目光看着天幕。
他本就是个生性多疑、摇摆不定的人,这会儿被天幕一提醒,也不禁开始重新思考起往日那些看似忠良的文官。
好像……是有点问题的样子。
他压低了声音:“王承恩,你怎么看?”
今天,他身边跟着的太监不是自幼陪伴他的曹化淳,而是更年轻些的王承恩。
前者虽然是他还是皇孙时候的陪伴者,但现如今已经做了司礼监的秉笔太监,公务缠身,肯定是不能时时陪伴他左右的。
不过,毕竟是患难中磨砺出来的真情,朱由检一直都很信任曹化淳,连带着连对方提拔上来的王承恩也非常看重。
王承恩小心翼翼的看了看四周,不禁在心底里暗暗庆幸自己的顶头上司曹化淳不在——对方可是和东林党关系极好的——然后才低着头,小心的回答:“奴才觉得,这里头说不定有什么误会,几位相公……瞧着都是公忠体国的,往日里对陛下也格外体贴尊重……”
他深知崇祯皇帝对文官们的看重,再加上这天幕也确实没给个准话,便不敢胡乱下定论,而是先给文人们大大的赞美了一番。
紧接着,他话锋一转。
“只不过,奴才深居宫中,对外头的事情难免有些不了解,说不定这天上的女人,也和奴才一样,是因此才对几位相公生了误解,陛下不妨仔细调查一番,要是真有什么误会,到时候说开就好了,也能保住几位相公的清名。”
王承恩虽然是曹化淳一手提拔上来的,但是他和文人们交情并不深,反倒是更忠心于皇帝,所以这会儿才会在这儿偷偷的上眼药。
总之,先让皇帝自己去调查。
要是真能查出什么,那也是那些文官命不好。
崇祯皇帝若有所思。
……
季驰光:“说到崇祯皇帝……哎,那可真是叫人不知道该怎么评价好。”
朱由检:“?”
他难道不应该是一个勤政且爱国的好君王吗?
可靠与勤俭难道不是他身上最鲜明的底色吗?
这有什么好难评价的?
比起祖父这个咸鱼,曾曾祖父这个花钱无度的道士,他难道不应该是一个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个明君的皇帝吗?
季驰光:那还真不一定。
季驰光:“崇祯皇帝是明朝的第十六位皇帝,也是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
因为刚刚连上天幕,还不知道自己未来会迎来亡国命运的朱由检:“……什么?!”
他突然爆发出的声音,把身边的王承恩也吓了一大跳。
不过……
王承恩的心同样扑通扑通的跳得飞快,眼中浮现出不敢置信。
虽然现如今的大明王朝确实是风雨飘摇,但是陛下励精图治,厉行节俭,按理说已经有中兴之主之相……怎么会呢?怎么会亡国呢?
崇祯自己也
想不明白。
他干活这么努力(),
?[((),
为什么还会变成末代君王?!
难道是……因为他还不够勤俭节约?
朱由检打了个冷颤。
不会吧,他已经够穷了啊。
不过好在,季驰光很快就给出了回答:“朱由检是一个情况非常复杂的皇帝,我个人对他的看法是——”
“一个刚愎自用、多疑小心、争做明君的……傻白甜。”
朱元璋:“???”
他脱口而出:“傻白甜是什么奇怪的形容?”
能够在他们家当上皇帝的,难道还真有傻子?
不会吧?
季驰光:“朱由检的情况,其实和朱厚照差不多,朱常洛在位仅仅一个月,就离奇暴毙身亡,而他膝下五个皇子,只有两个儿子长大成人,就是后来的天启皇帝与崇祯皇帝。”
“前者……嗯,我们先前讲过了,易溶于水去世的,死况离奇。”
没有听过先前的直播,朱由检一脸困惑的听着所谓的“易溶于水”,不解的问道:“什么意思?兄长他难道不是落水风寒去世的……吗?”
想到某种可能,崇祯皇帝的声音停了一下,他的脸色也一点一点的阴沉了下来。
易溶于水……
那位和他们血缘关系并不深切的武宗皇帝,似乎也是这样没的吧?
都是落水暴毙,都是年轻早逝,都是没有子嗣,也都……和文官的关系不好。
武宗死了那么多年了,关于他死因不平凡的传闻一直喧嚣尘上,朱由检也有所耳闻。
只不过,往日这些事情他都没有放在心上,现在想想,该不会……兄长的死也有阴谋?
脑海中出现这个设想的时候,像是有一道电流在顷刻之间划过了崇祯皇帝的身体,他倏地站了起来,把本就已经成了一只惊弓之鸟的王承恩吓得够呛。
崇祯皇帝没有去管对方惊慌失措的神情,而是沉浸在自己的思路之中。
对,兄长的死确实很可能……并不是意外。
当时的东林党人已经被魏忠贤逼得快要走投无路了,如果说他们选择在那个时候狗急跳墙的对兄长动手,未必没有可能。
毕竟,他这个皇位的唯一继承人,一直都明明白白的表露着自己对魏忠贤等人的不满。
崇祯皇帝一直都是一个多疑的人,这或许对于皇帝来说并不是一个优秀的品格,但是对于从小生活在权力漩涡之中的朱由检来说,这是必备的——多疑能够让他活得更好、更安全。
朱由检不是傻子,他同样有着自己的谋略和聪明,东林党人能够获取他的信任,是因为对方确实有着清白良好的信誉,且善于做表面功夫。
但是,朱由检对于外人的信任其实一直都很单薄,单薄到袁崇焕可能因为一句话没有说对就会让他起疑,进而被杀。
而现在,朱由检也能因为天幕的一句话,对长时间以来抱有
() 着深深信任的东林党人起疑心。
朱由检紧紧的抿着唇,他想起了兄长去世前对他说的那些话。
最可用的人是魏忠贤和王体乾。
崇祯的脑海里反复的回旋着这句话。
当时兄长对他说的时候,他其实并没有放在心上,只当对方是被这两个太监给弄昏了头。
直到现在,他才慢慢的反应过来。
他当初杀魏忠贤……真的做对了吗?
如果说他做错了,那他该怎么办?
兄长在位的时候,尚且还有魏忠贤为他看大门,那他呢?
他身边最可信的太监曹化淳和东林党人交好,崇祯先前不是不知道,只是他之前一直没往那方面想,所以不过一笑了之。
可现在想想,却觉得不寒而栗。
连本该对他最忠心的司礼监秉笔太监都被文人们拉拢了过去,他住在这皇宫中,真的还安全吗?
……
季驰光还不知道,自己仅用一句话就成功的勾出了崇祯皇帝对文人们的戒备心,她这边还在认真的讲着崇祯皇帝的问题。
“而后者,因为天启皇帝的仓促去世,所以崇祯被推上了皇位。”
“事先说明,崇祯虽然想要当一个好皇帝,但是他本身并不是一个好皇帝,大家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
正在大脑风暴的朱由检:“?”
什么意思?
他做的难道还不够?!
季驰光:“虽然我们现代人提到崇祯皇帝,都会佩服他君王死社稷的气节,但是吧……事实上,崇祯皇帝不是不想逃跑的。”
“这傻孩子半路想跑n次,只不过碍于前面十几个皇帝都待在京城,并且几次面临困境都不肯迁都离开。考虑到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要是跑了,那多少怂得有点突出,所以他才没有走。”
“结果没想到,这么拖来拖去,他最终想跑路都跑不了了,只能够大义凛然的站出来——来吧!朕要与大明共存亡!”
崇祯本人:“……”
等等,这是可以说的吗?!
他前脚才刚被那句君王死社稷吹捧得有点晕乎乎的,后脚就直接被对方一巴掌给抽得找不到北了。
那谁,虽然还素不相识,但是你可以只说前半部分的。
永乐帝等人:“……”
说真的,主播先前其实已经提到过这位明朝的末代帝王,他们一开始虽然都对这个皇帝抱有着十万分的嫌弃——谁叫他是末代皇帝,这光环debuff开得属实有点讨人厌——但是,在得知对方在城破之时毫不留情的勒死了自己,殉国而死,甚至留下那么一番有情有义的话,他们的嫌弃之情也不知不觉去了大半,甚至还有点敬佩。
毕竟,这么有骨气的人,这年头可不多见了。
然后,他们就知道了……对方其实也很想跑路。
老朱家:该说不说呢,这个英雄的滤镜怎么就不能够维持的久一点?
季驰光:“崇祯皇帝是一个典型的悲情人物,对方身上熔铸着双重属性,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一直都是大家讨论的焦点。”()
“”
?想看小雪狮写的《给汉武帝讲我的男神霍去病》第 250 章 崇祯:擦擦口水吗?请记住本站域名[(()
“从这些内容来看,他确实有明君之相。”
单听这一段,赵匡胤就忍不住流下羡慕的眼泪。
虽然隔壁奇葩人物确实多,但这不妨碍他们家基本上都有点骨气啊!
他们大宋要不是最后那一跳实在悲壮,怕是从此以后都没法儿在后头王朝那里直起腰板了!
看看,看看,这就是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啊!
……
季驰光:“但是,崇祯皇帝虽然在个人的道德操守上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却在帝王修养上犯了大忌。”
崇祯:“?”
咋,你比我更懂该怎么当皇帝?
季驰光:“首先,他的个人喜恶过分明显——为这一时恼怒和厌恶,毫不留情的杀了魏忠贤和袁崇焕,大意失长城。”
崇祯傻眼:“我我我……我杀了袁崇焕?!”
这个时候的崇祯皇帝还是一个刚刚当上皇帝的新人,还有这满腔的热血,对于北边的后金,更是视之为劲敌。
因此,这个时候的他对于袁崇焕还是非常信任的。
朱由检小声嘀咕:“未来的我是傻子吗?为什么要杀袁崇焕?”
对方可是他巩固北方的一员大将啊!
嗯,他这个想法不足为奇,基本每一个人在听过天幕之后都会产生这个想法。
季驰光:“袁崇焕我们就不说了,这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明朝北方的最重要的将领之一,袁崇焕几乎一人就能顶上明朝的九大塞王。”
原本还没有把这个人放在心上的永乐帝,听了这话,脸色也慢慢严峻起来。
另外一个世界的他们还没有长成,他爹也还没有设置九塞王,自然不知道这九塞王有多重要。
但他却是知道的。
明朝边关能够稳固,明朝的藩王制度之所以能够如此长久,九塞王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他爹设置藩王,一方面确实是希望子孙后代能够长久的享受荣华,但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巩固边塞防御。
虽然到了明朝的中后期,藩王们几乎只剩下拖后腿的作用,但是在明朝前期的九塞王,权力可是很大的。
袁崇焕一个人就能顶他们兄弟九人,可见此人的厉害。
……然后他就被杀了?
要不是先前朱由检给永乐帝的印象非常良好,永乐帝都想骂他脑抽。
这么个优秀武将摆在跟前,不好好用也就算了,居然还宰了?
以后哪个武将还肯跟着你混?
季驰光:“至于魏忠贤……不会真的有人以为天启皇帝真的只是一个傀
() 儡吧?”
她深吸一口气,认真道:“虽然正史当中对于天启皇帝的记载,更多的只剩下他的木工手艺,但事实上,这人也不是啥省油的灯。”
“甚至比起他的傻白甜弟弟,朱由校才是那个狠人——大家可以回忆一下,上一个获得落水而亡的待遇的人是谁?”
“那是把文官集团打了个措手不及的武宗皇帝照照!”
【二凤:不,不会吧?你该不会想告诉我,天启也是个狠人?】
【潇湘水断:说句大不敬的话,这位在我心里的形象,其实一直都是被魏忠贤糊弄的傻子。】
季驰光:“事先说明,以下说法为个人见解,大家可以存在不同看法,毕竟我也只是根据我的了解来进行一个推断而已。”
“天启是个很聪明的人,他刚刚当上皇帝的时候的史书评价,和他执政后期的评价其实是两极相反的。”
“他刚刚登上皇位的时候,重用东林党人,重视边关边防,甚至就连对金宝具袁崇焕都是被他开出来的。”
“史书上记载,他好察边情,甚至多次委派东厂的人去并观察看实际情况,并且发出了如下感慨——”
“以朕计之,奴未必降,降不足信也;战必能胜,胜无轻谈也。”
“可见,他并不是什么被糊弄得厉害的糊涂皇帝。”
“所以,崇祯陛下,你好好想想,你哥让你去重用魏忠贤,真的只是脑子糊涂了吗?”
崇祯一朝。
宫外的文官们听得胆战心惊,宫内的崇祯皇帝若有所思。
对呀,他哥这么精明的人,怎么可能真的死前糊涂了?
季驰光:“我们来看看他是如何叮嘱的——”
“谕以魏忠贤、王体乾忠贞可计大事。”
“朱由校并没有跟弟弟说这个人有多大的本事,而是认真的告诉他,这两个人忠心。”
“换句话说,天启把魏忠贤抬上来,看重的从来不是他的能力有多少,而是看这个人能够给自己带来多大的价值。”
“史书中的魏忠贤目不识丁,他不认字,不懂得附庸风雅,自然不可能和东林党人搅和到一块儿去。”
“一个识文断字的太监,是和张居正搅和到一块儿的冯保,为了避免再出一个冯太监,朱由校特意挑了不认字的魏忠贤。”
“也就是说,魏忠贤没有机会和文官勾连,看似凶恶,但其实只能够依附于皇帝,是朱由校留给弟弟的最好的一把刀。”
崇祯傻眼了。
被点醒之后,他才终于慢慢的回过神来,也终于反应过来自己究竟错过了什么。
完了……
魏忠贤现在早没了啊哥!就连王体乾都被他换下去了,换成了他自己身边的曹化淳……要不我试试曹化淳?
这个想法才刚冒头,就被崇祯皇帝自己拍没了。
他突然想起来,曹化淳和某些文官的关系特别好,还时常在自己跟前给对方说好话。
突然发现自己似乎被文官们密密麻麻的包围了的朱由检:“……”
哥,救我!
我终于知道为什么武宗皇帝要调派边军来保护自己了,清醒过来以后才发现,这京城特么的是一点儿都不安全啊!
也就是他一直都老实听话,再加上这年头的文官没有唐朝时期的恐怖战斗力,要不然他怕是分分钟就被人杀进大本营了吧?
季驰光:“朱由校把魏忠贤留给弟弟,那真的是出于一片好心。”
“朱由校不是忘恩负义的人,他能够登上皇位,他爹能够登上皇位,东林党人在里面是出了大力气的,所以,一开始,天启皇帝对他们也非常重视,直到那一场战争爆发,导致朱由校终于反应过来,什么叫百无一用是书生。”
“辽东兵败,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东林党人对边关将领的过分打压,当时,天启皇帝为此还特意下了多道诏书,大意就是让他们这种时候就先别内斗了,一致对外最要紧。”
“结果,他们全都无动于衷,依旧我行我素,打仗的时候直接坑队友,打输了以后开始疯狂推卸责任——这种情况,你能怪皇帝跟你翻脸吗?实在是东林党人自己过分不要脸啊!”
【雨翊凌澜:很多人都说天启皇帝一味的保护魏忠贤,帮助魏忠贤,就是个昏君。但他们怎么也不看看,天启前期也是特别重视东林党人的啊!只可惜对方内战内行,外战外行,最后的结局就是天启也不跟他们讲脸了,直接把同样不要脸的魏忠贤抬出来了。】
【花好月圆人寿:这是一场不要脸和更不要脸之间的对决,顺便说一句,东林党的领袖人物之一就是钱谦益,水太凉的那个。】
【老虎爱吃绿豆糕:本来听主播讲这对东林党人没啥好印象了,听说居然还和钱谦益有关系……妈耶,这是什么蛇鼠一窝?抱走柳如是小姐姐,姐姐独美吧!】
【朱寿:真的能把人无语死,当时好多人都看不上柳如是,甚至因为她跟钱谦益的关系议论纷纷,特么的,这帮文人也就在打嘴仗这方面最擅长了,真要论起骨气的时候,完全比不上如是女神(竖个鄙视的中指)。】
季驰光:“魏忠贤一出手,果然,朱由校很快就悠闲下来了。”
“为什么他能这么淡定的在皇宫里天天做木工?还不是魏忠贤的战斗力太强,直接把人全部怼回去了?”
“想想刘瑾还在的时候,照照过得有多快乐吧!”
“但是,出乎朱由校的预料,就在他准备将这份快乐分享给他亲爱的弟弟的时候——他弟已经决定把魏忠贤给宰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