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47(1 / 2)

加入书签

/>  这马车明显做了减震措施,比一般的马车平稳许多,邵元松虽然是在昏睡中,但身体并不安稳,很快就发起高烧来,年若和崔大夫喂药换药包扎,几乎忙个不停。

  中途马车停过几次,有攻击的,有跟踪的流民或者义军,但邵家的护卫队显然非常可靠,那些攻击都没有机会靠近马车就都被处理干净了。马车继续出发,完全不影响他们的行程。

  天色擦黑的时候,一行人在一处荒凉的村庄停下修整,这里就是之前他们说的汇合的地方。村民早就不知道去哪里逃荒了,护卫队没有拖累,又提前出发,所以早到了近十天,东西准备的非常全备。

  年若在一个女护卫的帮助下洗过澡,给伤口换了新药,总算干干净净的去找邵元松。

  因为环境更好,崔大夫又给邵元松拔了两支箭头,邵元松本来已经开始下降的体温又开始飙升,众人因此跟着忙碌了一晚。

  年若自然也是一晚没睡,天色发亮的时候,她也发起烧来,毕竟她的体质不比邵元松,几处划伤对于她来说也是不小的负担。

  强撑着喝了药,队伍继续出发,年若特地跟邵恩了解了情况,知道按照这样的速度,他们再走两天,就能到达目的地。

  邵元松人虽然昏睡不醒,但却已经把事情都安排的妥妥当当,众人按照计划有条不紊的行动,一路都很顺利。

  北虎营和民间起义军已经全面开战,浮北之地即使能吃饱饭的百姓们也不得已开始离开故土避难。

  边城虽然条件一般,但好歹驻扎着南黎朝最精锐的军队,那些义军在没有足够的资本之前肯定不会往这边来,所以逃往这边的百姓并不少,其中不乏一些世家富商,邵元松他们夹杂在其中并不起眼。

  两天后,他们彻底离开了浮北之地,进入的边城地界。也到达了他们此行的目的地:青州。

  年若根据邵元松给她讲的内容脑子里对南黎大概有了轮廓:总结一下,南黎朝基本可以分成四个核心圈,其中京都作为政治中心独占一圈;龙江城所在的苏南之地是商户最活跃的商业圈,当然因为气候的缘故粮食产量也不错,人们相对富庶,所以很繁华;浮北之地则是农业中心,国库的税银一大半出自这里,但遭遇天灾的时候,这里受损最严重;然后就是面积最小的军事中心——边城。

  边城确实是一条边,三座大城呈犄角之势成一个钝角的三角边将前黎朝一分为二,青州居左,朱州居右,中间是甘州城。而甘州城是通往北黎的唯一出口,青州和朱州在敌军没有突破甘州的时候作为甘州的防御和补给辅助,面向北黎的方向没有城门,而是高大的城墙;若敌军突破甘州城,这两城则作为夹击的布局点做最后的攻击。

  年若他们去的是青州城,一进城门就仿佛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一样,繁华的气息扑面而来,虽然比不上龙江城,但比起浮北走到哪里都一派荒芜的情形,这里简直算的上是人间天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